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和穆迪预计,面临严峻融资需求的市政府可能会追随北京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京投公司”) 的步伐,进行海外发债。今年,京投公司成为中国首家发行海外债券的地铁建设公司,包括11月的10 ...
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和穆迪预计,面临严峻融资需求的市政府可能会追随北京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京投公司”) 的步伐,进行海外发债。今年,京投公司成为中国首家发行海外债券的地铁建设公司,包括11月的10亿美元在内,共融资13亿美元。
据彭博社,本月城投债收益率上行,并且市场进入了无序状态,因政府收紧了对融资平台的信用支持,导致违约风险上升。12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允许发债677亿元,创11个月新低,而明年到期的债务却高达5587亿元。
施罗德投资管理公司亚洲区(除日本外)信用债研究主管Raymond Chia告诉彭博社: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演变势必催生更多的美元计价债券,尤其是那些名声更大的公司,因为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会转变为国企甚至是京投公司这样的融资平台。
(市场)需要对平台的基本面进行估值,而不是单看政府的支持。
华尔街见闻网站本月初介绍过,银行间交易商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债务融资工具注册发行工作的通知》,对城投债等债务融资工具在银行间市场的注册发行进行规范。
《通知》规定,后续无论是注册还是发行,均需要最起码三个部门出具文件:人民政府说明函、同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分别出负债率和债务情况说明。城投债审核的门槛进一步提高。
彭博援引中信建投分析师董辉的评论称:“新规显示银行间交易商对城投债审核越来越严格,但我不认为明年的债券发行会少很多,因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的旧债偿付压力非常大。”
10月2日,中国政府宣布将在2015年1月5日开始地方政府债务的甄别,以决定是否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纳入政府直接债务的口径,进而防止地方债务继续膨胀。
结果,在大限到来之前,地方政府却先发制人。不仅公开的城投债市场十分火爆,不少商业银行以及信托公司也纷纷突击为平台放款,因为市场预期这些债务会被优先纳入到政府直接债务的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