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可谓“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影响着互联网金融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关键要点在于对信用风险的评估。业内人士表示,在面临身份欺诈风险、逾期不还等信用风险,及部分P2P跑路的情况下,建立大数据的征 ...
互联网金融可谓“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影响着互联网金融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关键要点在于对信用风险的评估。业内人士表示,在面临身份欺诈风险、逾期不还等信用风险,及部分P2P跑路的情况下,建立大数据的征信平台至关重要。
“呼吁行业联手合作,无论是通过政府、第三方还是其他形式,共同组成一个共享数据平台,一同来防范信用欺诈,降低各自风险,促使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宜信公司首席征信科学家郑茂林在由“金融极客汇”举办的“信用的无限畅想”小型闭门沙龙里表示。
此前,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王素珍在“2014年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论坛上透露,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正在研究P2P网贷风险信息共享系统,计划明年初上线,向业内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互联网不见人”,如何在监管指导下,从风控角度真正评估风险进行授信呢?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平安橙子银行产品总监傅晓军在思考,众多互联网金融平台都在琢磨。
“有时我们自己会潜伏到一些欺诈团伙的QQ群中去分析他们的作案思路,这些人会交流如何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刷新伪造良好信用借机欺诈。而且他们是游击队,很狡猾。”一位从事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的负责人(京东白条负责人)表示。
这要求技术不断完善。“在目前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条件下,通过获取个人身份信息和互联网上数据抓取,可以比较方便地验证客户身份信息,而不特别影响用户体验。” FICO分析和业务咨询总监周立勇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