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数说2014年楼市的关键词,“观望”肯定排进前三名。挥之不去的观望情绪就像一片愁云压在开发商的头顶上,从年头到年尾,除了一些65折大降价引发骚动外,购房者一直都对楼市不大感冒。往年开发商鼓吹的“刚需”概念 ...
要数说2014年楼市的关键词,“观望”肯定排进前三名。挥之不去的观望情绪就像一片愁云压在开发商的头顶上,从年头到年尾,除了一些65折大降价引发骚动外,购房者一直都对楼市不大感冒。往年开发商鼓吹的“刚需”概念这次失灵了——是今年结婚的少了吗?还是大家都不再需要学区房了呢?到底是什么造成了2014年楼市的观望情绪?
行情不明朗 促进观望情绪
为什么会观望?很简单,购房者看不清局势,2014年一开始,以杭州为开端,就降声不断,市场理不清,干脆不说下行还是上涨,只统一概括为“周期性调整”。至于这个调整的方向,自然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要说房子也属于高端消费,以青岛为例,动辄上万/平,当然不能随意出手,一降价就可能十万出去了,所以购房者都比较谨慎。
杨女士在青岛工作了三年,她和男友准备明年结婚。家里早已经给他们准备好了首付,但是两个人在年初看到年末,看了20多个盘,最终也没有定下来。杨女士说:“看到开发商给出的优惠也比较多,特别是年末的时候,但是现在局势不明朗,我们还是决定再看看。毕竟买房子是一件大事情,还是要谨慎一些。”有这种想法的不止是杨女士所代表的刚需一族,还有改善型置业者。朱先生有两个孩子,“随着孩子长大,原来的二居室眼瞅着不够用了,就准备换个套三的房子。但是今年看了一年,感觉这个形势起起伏伏的,特别是同样的房子,年头和年尾价格差别还挺大的,我觉得有必要再看看,省得花冤枉钱。”
形势不明确导致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图片来自网络)
不要说购房者,即便是业内人士,对于今年的楼市形势,也都看法不一,甚至大相径庭。也都分成了几大门派进行辩论,这种辩论到了2014年年中,随着开发商交出的“期中考试答卷”,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5月18日,华远地产董事长、地产界有名的“大嘴”任志强发布一篇题为《楼市》的长微博,反驳楼市拐点论;经济学家谢国忠则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指出:现在一线城市是价格泡沫,三四线城市是量的泡沫,“房地产泡沫是巨大的货币泡沫的体现,而这个泡沫已经开始下行了。”
现在到了年末,一年的走势渐趋明朗,总结来看,2014年的整体楼市形势是下行的,房子不好卖是今年的主要特点。但是现今下这样的结论,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对于接下来的2015年的形势,又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时候,有人根据年尾推出的降息预测,在政策的支持下楼市将渐渐回暖。有人根据房地产公司大批高管离职的现状,推算出房地产已经进入寒冬季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房地产尤其是中国的房地产,过于复杂,受到市场、政策、经济大环境等等多方面的影响,2015年的房地产走势究竟如何,很难说得准,受此影响,观望情绪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