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随着上海、深圳等地陆续有小额贷款公司获准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并获得查询权限,这一早在2011年就着手推进的征信管理新政总算落了地,也让诸多在征信管理方面备受困扰的小贷公司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出路。记 ...
近日,伴随着上海、深圳等地陆续有小额贷款公司获准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并获得查询权限,这一早在2011年就着手推进的征信管理新政总算落了地,也让诸多在征信管理方面备受困扰的小贷公司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出路。记者在市金融办了解到,相关接入工作在苏州也一直在推进,在此前进行的市场调研中,不少小贷公司反响积极,但目前还没有公司提出正式申请。
获得使用权限不易
据了解,2011年,央行推出小贷公司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相关管理要求,江苏省小贷公司接入征信系统管理暂行办法等也相继出台。从当时出台的这些政策要求看,我省小贷公司接入征信系统采取“集中组织、一口接入”的方式,由省金融办组织开发全省集中的业务系统及征信数据报送平台,并进行维护与管理。征信数据报送平台设置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通过网间互联平台接入人民银行内网后,实现数据上报与接收。整个接入流程为“先建立制度、再报送数据、后开通查询用户”,也就是说要求小贷公司提供相关资料、接受审核、获得批准后方可接入系统。相关资料涉及小贷公司的借款人基本信息、信贷信息等信贷业务台账。小贷公司还需建立健全企业与个人征信系统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参加征信业务培训等。也就是说,数据完整准确加上网络安全可靠的小贷公司才可通过筛选、正式接入。
记者查阅后发现,使用权限的获得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待征信数据报送平台完成测试并被验收通过,小贷公司还需连续成功向征信系统报送数据三个月,并要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及获得批复。接入征信体系后,小贷款公司办理信贷业务,除已发放的信贷业务进行贷后风险管理之外,经被查询人的书面授权,才可向征信系统查询信息主体的信用报告。
观望态度为哪般?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苏州市共有小贷公司97家,各项贷款余额超过300亿元。缺乏征信手段、风控难度较大等确已成为不少小贷公司发展中的拦路虎。但为何小贷公司对接入央行征信体系仍存观望态度呢?
“在实际的操作中,除前期资料准备、资格审批、数据报送等要求比较高外,接入征信体系对于小贷公司来说也是个‘双刃剑’。”有小贷公司透露,一方面,在对接央行征信系统以后,小贷公司可以通过该系统及时查询客户在银行、小贷公司的贷款偿付情况,不仅可以规避信贷风险,也可以缩短信贷审批时间。但另一方面,小贷公司也需将其发放贷款兑付情况的信息上传央行数据库,小贷客户的信贷情况和利息承受范围等内部信息就会被共享。
“比如一家企业在银行和小贷公司都有贷款,信息共享后,银行也许就会因担心企业的偿还能力而停贷,对于小贷客户未来向银行申请贷款来说,即使银行批准了贷款,贷款利率也很有可能出现较大的上浮。”该业内人士透露,由此带来的客户流失风险成为不少小贷公司不愿接入征信体系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