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评级日前确认了十家中型商业银行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评级展望均为“稳定”。同时,惠誉将广发银行的生存力评级(VR) 从“b+”下调至“b”,并确认了其他银行的生存力评级。这十家银行招商银行,中信 ...
惠誉评级日前确认了十家中型商业银行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评级展望均为“稳定”。同时,惠誉将广发银行的生存力评级(VR) 从“b+”下调至“b”,并确认了其他银行的生存力评级。这十家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和北京银行。
本次对中国中型银行的年度评审考虑了这些银行最近期的财务数据和经营趋势。正如惠誉预期,数据显示这些银行的资产质量持续走弱,即便在核销和/或处理大规模的不良贷款后,披露的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仍持续增加。
银行的表外活动持续增长,应收债务也在增加,且应收债务中有一部分被用作贷款的替代物。这增加了评估最终风险的难度。存款竞争加剧以及理财产品(WMP) 销售持续对中型银行的融资成本和利息差造成压力。为了抵消这种影响,中型银行持续把重心放在增加小微企业贷款上,以提高贷款收益,但由于拨备的增加低于不良贷款的增速,导致银行的拨备缓冲下降。在盈利能力弱化的同时,银行亦面临了更严格的资本缓冲要求,这种情况对大部分中型银行的资本造成了压力。
关键评级驱动因素
十家中型银行的发行人违约评级均基于国家支持,与银行的支持评级底线一致(SRF)。反映了惠誉对中央政府在受评银行出现危机时,将给予额外支持的持续预期。
招商银行, 中信银行和光大银行的支持评级为“2”,支持评级底线为“BBB”。表明在需要的时候获得国家支持的可能性较大。这是基于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包括银行的规模和在国内的重要性(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由国有企业集团持有的股权(上述三家银行)、由中央政府直接持有的股权(光大银行)以及银行过去获得政府支持的历史(光大银行)。惠誉认为,中信银行和光大银行母公司层面计划进行的重组改制,不会严重影响国家支持这两家银行的意愿。
其余七家银行的支持评级为“3”,支持评级底线为“BB+”,表明在需要的时候,获得国家支持的可能性为中等。这一类的银行规模较小,并且缺乏中央政府的直接持股。其中三家银行的最大股东均为地方政府。但是惠誉认为在压力情景下, 地方政府为银行提供及时支持的能力可能有限,且因此实际的支持将来自需要中央政府。
评级敏感性
受评银行的发行人违约评级、支持评级和支持评级底线将与中央政府对银行提供额外支持的意愿和/或能力的变化挂钩,在评价政府的支持意愿和/或能力时,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及股权结构也会被纳入考虑。
中国银行业持续快速增长,再加上非银行金融机构信贷规模不断扩大,中央政府潜在的债务水平也在上升。金融系统杠杆上升的时间越长,中央政府对系统重要性较低的银行的支持能力受到削弱的程度就可能越大,从而对中等规模中资银行基于政府支持的的发行人违约评级造成压力。
同时,中国政府当局尚未对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名单和标准提供明确的指导——这些标准可能会导致支持评级、支持评级底线以及银行的发行人违约评级发生变化。如果国家对中型银行的持股比例降低,无论是直接持有或通过国有企业间接持有, 都可能会影响国家支持这些银行的意愿。
关键评级驱动因素——生存力评级
中国10 家中型银行的生存力评级介于“bb-”至“b”的区间,反映了不同程度的、较弱的个体财务实力(同时考虑到表外活动)、对金融系统信贷敞口增长规模和速度的担忧、数据透明度和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以及仍需进一步成熟完善的监管和法律体系。惠誉预计未来几年内,中资银行的资产质量会持续恶化,尽管披露的资产质量相关指标可能持续受益于不良贷款的核销/处理、及政府当局为减少违约事件的发生而提供的非正式/一般性支持、以及信贷资产的重分类/证券化(例如信贷资产经由证券化打包成理财产品、信贷资产转移到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将信贷资产归类为债券或者同业资产等方式)。
中型银行大量的表外敞口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间往来活动的快速扩张也是一个隐忧。2014 上半年,非贷款类信贷产品占金融行业整体信贷总额的35% (2008 年: 21%)。同时,存款竞争持续加剧,理财产品持续增长。这些理财产品改变了银行存款基础的性质,使其从稳定、成本低廉,转变为较昂贵、波动性较高且期限较短。理财产品的期限短、资产负债错配的情形较严重、且标的资产的信息披露有限,都对发行银行造成了巨大的潜在风险。和国有银行相比,中型银行对理财产品的依赖度较高,而理财产品占其资金来源的比例也较大。
惠誉对中资银行资产质量的分析更关注于损失吸收能力(包含资本水平、贷款损失准备覆盖率和盈利能力),多于贷款分类数据。大部分中型银行自2012 年以来都经历了损失吸收能力恶化的情况,惠誉预计,中型银行目前只能承受相当于总信贷风险敞口大约1.5%至6.6%(平均为3.8%)的不良资产,而国有银行能承受的水平约为6%-8%,在超过这个水平后就会需要不同程度的支持。然而资产减值的认定可能会被拖迟,而同时间,逾期贷款将持续增加,并削弱流动性和现金缓冲能力, 这是因为从面临经营困难的借款人流回的资金仍然较弱,而更多的资源会被用于暂缓执行债务偿还以及提供支持上。
此次的评级行动反映,和同评级水平的银行相比,广发银行的个体财务实力有所恶化。
惠誉指出,广发银行生存力评级下调的主要驱动因素如下:该银行的资本水平是获得惠誉评级的中资银行中最低的,且仍持续恶化,从而导致损失吸收能力降低该银行在信托和理财产品方面的投资快速增长,这使得银行面临较高的非贷款类信贷的信用风险而较弱的盈利能力,以及为了达到满足监管要求的贷款拨备而产生的压力会进一步限制内部资本生成的能力。
虽然中型银行的财务指标出现了广泛的恶化,包括资金和流动性、损失吸收能力、和表外敞口活动。但在本次年度评审中,惠誉仍确认了其余银行的生存力评级。因为这些银行恶化程度并未达到下调评级的水平。其中一个原因是部分中型银行在2013 年筹集了额外的资本。这有助于增加这些银行的风险缓冲能力。如果银行有筹集资本以弥补贷款快速增长对资本的影响,并将损失吸收能力维持在与评级相近的同业机构类似的水平, 惠誉也会将此情况纳入考虑。
如果过度的资产增长(且缺乏充足的外部或内部集资)导致资本情况更加脆弱、或同业相比风险敞口集中程度增加、资产质量恶化开始影响到偿付能力,或资金和流动性的压力进一步加剧,则可能会导致这些银行生存力评级下调。虽然大部分的金融机构在某种程度上都受益于中国政府提供的一般性支持(通常是以注资市场流动性的形式体现),但理财产品(经常作为定期存款的替代品)的发行若出现大规模的中断,或同业市场出现危机,可能会导致对此类活动敞口较大或此类活动大量增加的银行的生存力评级下调。
惠誉同时指出,虽然中型银行生存力评级的调升预期不会在短期内发生,但是如果惠誉认为运营环境已经稳定,调升是有可能发生的。支持这种情况的依据包括:贷款和非贷款类信贷增长放缓到一个较可管理且较可持续的水平,表外敞口的减少(或此类表外敞口有更透明的信息披露),银行的损失吸收能力有所改善(比如筹集额外资本以加强风险缓冲能力),以及存款资金和流动性的改善及加强。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