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互联网金融:风控和信用管理是生存关键

来源:网络 2014-11-18 23:05:57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当下,这句话尤为贴切。  一方面是监管政策尚未出台,行业方向不够清晰明朗,P2P跑路现象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跑马圈地和资金涌入的形势下,未知也意味 ...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当下,这句话尤为贴切。

  一方面是监管政策尚未出台,行业方向不够清晰明朗,P2P跑路现象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跑马圈地和资金涌入的形势下,未知也意味着创新的空间与可能性。11月14日,在英国《金融时报》2014年度中国论坛上,互联网金融的活跃者和创新者从各自的领域和视角对这一业态的时局和前景进行了解读。

  远未到疯狂增长的泡沫时代

  从2013年起,互联网金融行业在中国以爆发式速度涌现,特别是P2P网贷和众筹平台,成长速度惊人。短短两年时间,P2P网贷就超过千家,且这一增长尚无停歇的迹象。

  互联网金融是不是属于疯狂增长的泡沫时代?

  在积木盒子创始人兼CEO董骏看来,整个行业还是处于比较早的时期,“如果是50公里的话,连第一公里都没有跑到”。

  董骏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市场上有近1500到2000家的互联网金融企业,P2P行业借贷总额在2000亿元左右,所覆盖的金额比起任何其它的资产种类都远远不足,比起信托、资管等,体量是非常小的。

  2014年,一些领先的VC进入这一体系。强大的资本力量的进入,使得行业里的领先企业获得更强的实力,包括更强的获取人才的实力,但高速增长也会带来高风险。

  “对于我们来说,关键在于能否控制住风险,能否在既有条件上做到深度创新。没有风险控制的短暂业务量增长反而会使行业更快地出现问题,即使拿到再多的风投也不会有价值。”董骏表示。

  对于如何控制风险,从近期积木盒子获得由小米领头的小米投资一事上可见用心。“一方面潜在地获取到移动互联网端的客户,另一方面通过手机的信息数据来做金融行为的征信。”董骏说。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征信系统不健全、不开放等问题逐渐突出,直接制约了信用评估、贷款定价和风险管理效率,增加了交易成本。

  中国民生银行(600016)电子银行部高级专家翟南宾表示,互联网金融先是渠道,再是信息,互联网金融本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谁来整合这些信息,在消费信用尚未健全的时候,尽可能降低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打造互联网特色的信用体系

  从信用关系的视角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模式和未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表示出担忧,“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金融形态发展的新模式,而构建一种新的金融秩序,评级是非常重要的。在互联网平台上,债权人与债务人构建信用关系时,债权人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既没有契约、法律的保护,也没有强大的债务人信息支持,特别是对债务人的债务偿还能力不清楚。”

  关建中表示,从未来看,互联网已经是高度社会化了,信用关系社会化也是必然趋势,信用扩张和信用适度地使用,已成为这个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互联网和信用关系社会化的结合是大势所趋。

  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认为,P2P是信贷模式的一种创新,在风险管理和风险偏好的选择之间创造了一种新的组合。具体来说,对银行这种间接的放贷机构来说,存款人不用操心信贷管理和决策,完全交由银行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来说,拿自己的钱放贷,信贷决策也完全由自己做主。但对P2P来说,创新点就在于由出资人决定放贷与否,整个风险管理必须由P2P平台把控。

  因此,对P2P平台来说,核心竞争力就在于风险控制能力。“只有掌握了对信贷市场某一个细分人群独特的风险管理手段,才会拥有未来的前景。”业内人士认为,数据基础和外部监管都是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数据基础越好,外部监管越放松。

  京东金融副总裁姚乃胜呼吁, 积极打造一个有传统金融那样扎实的功底,又带有互联网特色的评级体系。“作为互联网电商,和公司、创业者每天都在发生交易,东西好不好卖,别人喜欢不喜欢,产品价格有没有降,包括退货率,这些都是细致基础的数据,补充到贷前、贷中、贷后的管理,是非常好的方式。”

  王晓蕾表示,征信系统提供第三方的信息服务,是零售信贷市场的基础。她认为,不管是新兴的互联网还是传统的放贷机构,对于放贷人来说最核心的是了解客户,确保放出去的款能收回。在这个过程中,从评估客户风险到贷后催收管理,首先是放贷人的责任。与此同时,有一些信息是单个的放贷人无法掌握的,需要专业的第三方征信机构来做。

  关建中把互联网金融理解为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首先是高效率,包括提高融资的效率、构建信用关系的效率。其次是公开性,债务人进入互联网融资时应公开信息,构建信用承诺,成千上万的投资人应该参与到对债务人的评价中来。再次要有专业化的评级。最后要有黑名单制度,如违约或造假,产生重大的金融事件,要承担责任。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