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电商假货充斥 双11网购还需理性消费

来源:网络 2014-11-10 16:49:55

质检总局小小出了一招,就让今年的疯狂“双十一”少了一分味道:总局以“神秘买家”方式抽查了主流电商502个批次七类产品,竟然有近三成不合格。皮鞋、毛绒布制玩具、羊绒针织服装、背提包、休闲服装、移动式插座和 ...

质检总局小小出了一招,就让今年的疯狂“双十一”少了一分味道:总局以“神秘买家”方式抽查了主流电商502个批次七类产品,竟然有近三成不合格。皮鞋、毛绒布制玩具、羊绒针织服装、背提包、休闲服装、移动式插座和室内加热器等7种产品的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均在30%以上……

  质检总局小小出了一招,就让今年的疯狂“双十一”少了一分味道:总局以“神秘买家”方式抽查了主流电商502个批次七类产品,竟然有近三成不合格。皮鞋、毛绒布制玩具、羊绒针织服装、背提包、休闲服装、移动式插座和室内加热器等7种产品的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均在30%以上,其中不乏名牌大牌身影。明天就是双十一了,人们不禁要问,假货充斥,我们还能和电商一起狂欢吗?

  提醒质检:源头治理是关键

  @aming_ou:不仅电商,在商场柜台的情况又会怎么样呢?怎么就不直接公开品牌型号批次呢?

  @尚想:双十一电商们可劲折腾,“双十一”之后质检局千万不要像湖水那样平静,花纳税人钱,要拿出点业绩来。

  @熊儿:我们不需要这样的提醒!我们不想学习如何分辨真假!我们需要的是从根本上制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肥肥肥肥仔潮:即使是在实体店买,消费者也难以知道产品是否合格,关键是源头治理。

  提醒买家:怨你过分贪便宜

  @扬州东关街自游人户外:前两天我才知道,原来天猫不一定就是品牌商的。

  @二月:有的人衣食住行全靠淘宝,可我仍然相信店里陈列的商品,所见即所得!

  @左手流年右手韶华:看到各种“双十一”的新闻,心已经冷了一半了……

  @夸父追日-87:很多东西是有成本的,一百来块钱甚至几十块钱就敢买号称“100%纯羊绒”的羊绒衫?商家无良,也怨部分消费者贪图便宜。

  @慕容欥雪:所以说“双十一”鬼得很,参加下活动赢点红包就成,不要太在意。

  提醒商家:不讲诚信死得快

  @多云转晴的蓝色天空:什么时候,买东西不用担心是否有假,那就好了!

  @绿风清心:电商要自爱,不然大浪淘沙的节奏比实体店更快!

  @王丽燕:商家应当以诚信为主,厂家也当以诚信为主,电商属新兴行业,更不能例外!否则死得更快。

  点评

  网购,请理性、再理性些!

  号称“100%羊绒衫”竟无一丝羊绒,这让消费者情何以堪?如此多陷阱,消费者还能和电商一起“狂欢”吗?

  电商、网购无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高速发展超乎人们的想象,这也让伪劣商品粉墨登场有了可乘之机。监管困难,而入行的“低门槛”,也使得一些电商心存不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消费者的维权更是难上加难。

  但电商平台不能是一个自由王国,只有金钱纽带,没有制度约束与监管之手。首先,工商及质检部门要把电商管起来,对其所售商品的来源及质量把关,一旦发现伪劣产品就禁止其在网上销售。其次,电商纳税也应提到议事日程,不可再对其“网开一面”,这对实体店而言也不公平。而且,通过纳税也有利于管理,并规范其行为。

  此外,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网上购物不能冲动,不要被其花哨的宣传与超低的价格所蒙蔽,应用冷静与思考甄别。一旦发现上当受骗,就应向相关部门投诉,切不可“怕麻烦”或“自认倒霉”。电商所在地的工商及质检部门也要积极而为,揪出隐藏在电商平台的“李鬼”。

  今年“双十一”在即,期待已久的你还会疯狂网购吗?还是理性一点为好,因为铆足劲的电商中不乏“披着羊皮的狼”。

  崔恒清(媒体工作者)

  培育一批网店职业打假人

  谁曾想到,在电商企业的所谓“严格管理”下,在入驻商铺的信誓旦旦下,竟然出现了这么严重的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现象,令人震惊。

  如果再不实施有效监管,加大对违法经营者的查处力度,那么所谓的“双十一”就会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狂欢节。到头来,不仅消费者的权益会受到侵犯,这一品牌节日也会黯然失色,电商同样损失惨重。

  但要想监管好网店,绝非像管理实体店那样简单,需要创新方式。质检总局以“神秘买家”的身份抽检部分商品质量,就是一个极好的示范。期望各级质检、工商、物价等部门都能行动起来,形成制度,经常当“神秘买主”,打作假者一个措手不及。

  另外,由于电商面广量大,单靠政府职能门部和电商平台进行监管,力量远远不够。如果能将活跃在各大实体店中的“职业打假人”引入到网店中来,形成一批“网店职业打假人”,无疑能给借促销之名欺骗消费者的店主们以极大的震慑。在此,期望相关部门能给“职业打假人”进入网店打假提供法律依据,并给予证据固定、索赔等制度支持。相信如此一来,网店主就不大敢轻易使坏。□吴应海(职员)

  结语

  别毁了这个节日

  这些年,电商们做起价格战、营销战、舆论战个个都是高手,把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度陈仓的招数用得活灵活现。但是,一个绑架商家、以次充好忽悠消费者的竞争格局绝对赢不来市场的长远发展。别让价格战、质量战毁了一个节日。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第二届网络诚信宣传日活动举办


新华社 2016-07-06 15:53:00

诚信认证,给互联网戴上一道紧箍咒


中国网 2016-06-15 10:03:2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