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根治“大学生失信” 找准病根是关键

来源:网络 2014-11-09 17:17:35

  教育部将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签订学生校园诚信承诺书,涵盖学业诚信、学术诚信、经济诚信、就业诚信等内容,将诚信档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重要依据。(11月3日 新华网)考试作弊、学术抄袭、简历 ...

  教育部将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签订学生校园诚信承诺书,涵盖学业诚信、学术诚信、经济诚信、就业诚信等内容,将诚信档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重要依据。(11月3日 新华网)

考试作弊、学术抄袭、简历造假…,“大学生失信”像病毒一样肆意传播,这引来了社会各界对高校诚信教育的质疑和诟病。为了根治“大学生失信”,高校尝试了用各种方式来强化诚信教育,比如签署诚信承诺书、发放诚信宣传手册,开展诚信宣传大会,但收效甚微,学生们仍照抄不误。俗话说,治病得找病根。不思考“大学生失信”泛滥成灾的原因,一味地强调宣传教育,只是在隔靴搔痒而已。

从小到大一直被家长和老师反复教育“做人做事要讲诚信”,人人都知道诚信是美德,但却不愿意遵守。我认为这不仅仅是诚信教育缺失那么简单。大学生之所以去做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原因只有两个:一,这样做会有好处;二、这样做没有后果。

大学的竞争虽然没有高中那么激烈,但因涉及到奖学金、保研资格等个人利益,表面上虽然都是一团和气但背地里也是暗流涌动。考前跟老师套近乎,考后给老师发信息,花钱买杂志期刊版面,虚开各种志愿者证明…,这些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有些同学为了争学分无所不用其极。在利益的驱动下,十来年的诚信教育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大学的奖惩都是建立学分之上,在以学分论高下的环境下,诚信被挤下校园舞台,弃之如草履。

不合理的奖惩制度可以说是“大学生失信”的始作俑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奖学金的评定不能只简单地参照一个综合测评。可以考虑适当地丰富奖学金的种类,比如分为学术奖学金、文艺奖学金、品质奖学金等,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各展所长、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恶性竞争。利益均衡只是根治“大学生失信”的预防机制,为了防止有些人贪心不足还得有严密的审查机制和惩罚机制。

虽然造假的手法五花八门,但只要审核老师稍加注视,便能找出破绽。而现实的情况是,有证明就可以加分,无论真假根本不加调查。这是学校工作的失误和不作为。与其花那么大力气去搞一些形式主义的教育和宣传,不如严把审核关,造假一次,就取消评选资格,打消一些同学的侥幸心理。当诚信不再只是教条,学生自然会有敬畏之心。

单纯的宣传和教育解决不了“大学生失信”难题,利益失衡和监管失利才是根源。大学应构建合理的奖惩机制,鼓励和支持学生多元化发展,清除失信诱因,加大审查和惩罚力度,提高失信成本。双管齐下,对症下药,根治“大学生失信”便不是问题。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征信大数据链的形成与应用探讨


联合征信研究 2018-03-30 09:59:38

社会信用体系顶层设计该理顺的“十大关系”


发现(智库版) 2018-03-22 09:42:04

社会信用体系顶层设计该理顺的“十大关系”


发现(智库版) 2018-03-07 14:10:40

博鳌亚洲论坛组成人员(秘书长)


网络 2014-04-13 19:08:06

博鳌亚洲论坛组成人员(理事会)


网络 2014-04-13 19:06:35

博鳌亚洲论坛简介


网络 2014-04-13 17:50:00

话语权的罪与罚


网络 2013-12-01 11:54:1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