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亚洲院士、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德教授在北大做了一场关于中国经济形势的演讲。他提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走势是W型复苏,第二个下降波段需要3-5年时间触底反弹。同时,经济复苏取决于改 ...
近日,亚洲院士、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德教授在北大做了一场关于中国经济形势的演讲。他提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走势是W型复苏,第二个下降波段需要3-5年时间触底反弹。同时,经济复苏取决于改革的效果,改革若不成功,经济就很难再起来。
此外,陆德分析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几大隐患,着重强调了房地产风险。他预测,中国的房地产到2017年前后将面临危机,80%房地产企业要破产、兼并、倒闭。除去即将征收的房产税、遗产税等税制影响,房地产业面临的更主要因素是人口下滑,“人口出生悬崖”会严重影响刚需,造成需求下降。同时,小产权房、保障房等供给的增加,也将使房地产在未来几年供应过剩。
中国的金融风险也不容忽视,陆德谈到中国货币已经严重超发,目前的货币总量已经超过美国,可是美国的GDP是中国的两倍。如果发生一次大的通货膨胀,会出现全民损失25%到30%的财产。进行金融改革将会出现很大的阵痛,只有把金融机构帐目、债务、不良资产清理差不多,而且要相当一批银行破产倒闭(“市场出清”)之后才能往前走。
谈到改革阻力,他认为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利益集团,这个阻力相对容易解决。另外一个是惯性思维,思想认识问题,比较难解决。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有60大项改革,到现在一年了落实的并不多?为什么?多数都在讨论和吵架过程中,还拿不出细则。
最后,陆德称,我们一定要坚决支持习近平为代表的这届党中央的改革,中国不改革没有出路。再困难,中国这轮改革也要迈过坎。(文/晓童)
以下是凤凰财经整理的演讲全文:
谈经济形势:明年GDP比今年还要差
陆德:当前经济运行处于“市场化出清”和“政府反周期调控”的反复交替运作过程中。我们这次的结构调整要达到经济的转型,首先需要通过市场的力量优胜劣汰。同时面临着当前经济的波动,特别是经济下滑,政府又做反周期的调控,让下滑的底线不能太低。这两个调整有时候是同向的,有时候是反向的。特别是在头几年的改革期,困难很大。中央领导现在很多政策左右为难,大家要支持他们。
当前的经济形势并不好,3季度报表这几天就会出來,GDP比2季度又要下滑,明年比今年还要差些,GDP比今年掉得还要多。
2008 年金融危机后,我国许多主流机构和专家都预测我国的经济复苏轨迹是“U型”或“V型”,而我08年底写文章预测我国这次的经济复苏是“W型”,具体说是个 “V十U”型。预测它将会出现两次下滑,而不是一次。为什么这样预测呢?这是根据“经济周期理论”得出的。市场经济是波浪式的,而一个经济周期由凋落到回升要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去库存化阶段”。经济衰退了赶紧把存货兑换出去,换成现金,否则价格就掉下来了。第二个阶段是“去产能化阶段”,国外亦称“去泡沫、去杠杆”阶段。第三个阶段,达到“新的动态供需平衡点”。第四个阶段,再进行“二次投资”。
现在反过来看看,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当时采用的政策是在第二阶段就去扩大产能,4万亿财政和9。6万亿信贷十几万亿往里砸,不是去泡沫、去杠杆,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正因为违反了经济周期理论,所以我在2008年下达四万亿投资以及后来十万亿信贷的时候,我就预测“坏了,中国今后的经济既使提上去也会再掉下来,变成二次下滑。”果然,从这近6年的经济轨迹看,第一波下降到反弹,2010年1季度GDP升至12.1%高点,然后即开始第二波下降,直降到如今的7.4%左右,达18个季度54个月了,仍在底部振荡。
我当时预测的是第二波的底部到反弹需两到三年的时间,现在看来不够,要三到五年,所以明年比今年还要差。经济复苏决定于改革,如果我们改革不成功,经济就起不来了。新一届领导上台之后,李克强总理现在采用去泡沫、去杠杆政策,这是正确的。但是我们晚了四年,我们的节拍跟国外差了半拍。当我们调整刚刚开始没多久,别人已经开始反弹,快要加息了。
谈产能过剩:需要4-5年消化
现在讲第二个问题,近期经济复苏的几大隐忧。
首先,产能过剩。由于当时没有去产能化,而是扩大产能,十几万亿往里砸。中国的经济只要把钱砸下去,经济就有起色,但是砸的周期和规律不同,后期要产生更大的问题。我个人的研究观点认为,在M2的120万亿当中有三十万亿左右的人民币是擦屁股纸,包括超发货币和对冲“外汇占款”的不能交易流通的货币,所以我们的李总理现在不敢印票子,不敢动啊。他现在左右为难。他一再强调今后不再超发货币。所以去年和今年的M2都定在13%,不敢太高。
比如钢铁行业,2009年的预测需求是4.3亿吨,但是到2008年的年底粗钢的产能已经达到6.6亿吨,有2亿吨的产能过剩。但当时又投钱到钢铁企业,再增加一批新的生产能力,差不多有5800万吨。一万吨钢的产量要投入一个亿,五千多个亿就投进去。去年湛江书记口吻批件,高兴的不得了,到现在还在建钢铁新厂,我们现在产能过剩3亿吨。
再比如水泥,金融危机时原产能已经有19亿吨,2009年需要差不多14亿吨,产能已过剩5亿吨。这个时候还要再投资新建200条生产线,再增加新产能2亿吨,一下子超出7亿吨。
不仅是传统产业部门,就连新兴产业比如说光伏,国家同时批准18个省上,到2010年多晶硅的产能达到14万吨。而当年全球有效需求仅8万吨多晶硅,14万吨给全世界吃都吃不了。现在多晶硅的开工率37%,百分之六七十的设备都停在那里。不光是传统产业,包括我们新的产业、高科技的产业,由于这样大规模的投入,很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
工信部2009年生产制造产业一共是24个部门,产能过剩的就有21个。十分严重。
在这里再给大家亮一个数据,PPI(出厂价格指数),这个数据到今年9月份为止31个月全部都是负值,就是产品出厂的时候是负价格,负到一定的时候是亏本价格出售。谁愿意投资?谁愿意开足马力生产?
去年和今年中央总结了一句话叫“三期累加的状态”,经济增长的换档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现在产能过剩一两年消化不了,需要四到五年时间的消化。产能过剩不解决,就不能开足马力生产。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