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限购政策松绑:楼市调整回归市场化

来源:网络 2014-10-14 21:59:21

  央行在国庆节前正式释放“松贷”信号,这令黄金周期间的楼市表现备受关注。不过,数据显示,国庆节前3天,广州网签新房成交量224套,和去年相比下降41.65%。各地楼市成交量总体波澜不惊,购房者大多仍持币观望。 ...

  央行在国庆节前正式释放“松贷”信号,这令黄金周期间的楼市表现备受关注。不过,数据显示,国庆节前3天,广州网签新房成交量224套,和去年相比下降41.65%。各地楼市成交量总体波澜不惊,购房者大多仍持币观望。

  事实上,从今年8月开始,国内部分二线城市商品房限购就陆续松绑,但截止到9月末,商品房销售回暖并不明显,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出现了“量价齐跌”的现象。这促使一些业内人士、房地产商开始担心起今年我国房地产是否会崩盘

  那么,我国的房地产今年有崩盘的可能吗?以理性、科学的心态加以分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如是说,“我国上半年楼市出现回落是市场自身的内需调整需要,也是一种向理性回归的正常反应。”而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更是言之凿凿,“今年楼市由于种种原因注定是一个调整之年,如果由此断定楼市即将发生崩盘这样的结论,言过其实。”

  从2011年以来国家之所以对商品房限购,是想通过抑制投机性和投资性购房来引导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目前市场的商品房自住性和改善性需求相对稳定,近几年都会维持常态,并不会大起大落。

  其次是以前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收紧对于个人购房者来说是最为头疼的事情,但最近央行“认贷不认房”的新政策的落地有效激发了个贷购房需求者的积极性。

  此外,我国经济整体成长的趋势稳健良好,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行业需要和宏观经济联动成长,如果仅从个别行业和整体经济的关系,就盲目断定我国房地产业崩盘是不客观、不现实的。

  那么,该怎样看待各地房地产市场商品房库存高企的状况呢?

  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在其上任后第一个意见便是“千方百计消化库存”,可见楼市的库存压力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各地方政府近期频频松绑限购,实际上也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当前的自住性需求量仍很大,这是维持市场信心的根基。自住性需求与我国的人口结构密切相关。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2014年全国24至28岁的年轻人达1.2亿,其中约8000万人在城镇居住,这部分人群是婚房需求的主体。同时,39至49岁的高储蓄率人口有2.2亿,他们是改善性住房的主体,可以支撑市场发展。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那就是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只要国家能在小产权房上给一些上市交易、抵押贷款的政策,城市的库存商品房就会逐渐减少。

  哈尔滨市社科院经济所长、房产协会委员会主任曾燕南说,“百姓最关心的永远是房价,而房价与社会经济环境和政策紧密相关。”对于绝大部分有住房需求的人来说,收入与房价仍不成正比。这就意味着,现在的楼市决不是供大于求,而是求大于供,真正把房价降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今后政府制定政策只有更细致、更贴近普通市民的生活实际,真正把“市场归于市场,政府归于政府”,楼市才能“软着陆”。而未来房地产业的发展将从过去单独追求数量的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这样才能实现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互惠互赢。由此可见,我国的房地产业决不会崩盘。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盛世弘强总价14亿拿下新区K23等三地块


新浪房产 2010-12-29 14:43:31

2010花溪之夏 花溪区房地产交易展示会举行


新浪贵州房产 2010-09-20 16:36:03

国土部酝酿农地入市抑制高房价


南方日报 2009-11-23 16:51:16

陈广清:楼市春天还有多远?


陈广清的博客 2008-11-19 13:20:53

天津救市新政利好初现征兆 楼市见政策性反弹


焦点天津房地产网 2008-11-18 13:35:57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