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政府信用怎能成“欠账”抵押?

来源:网络 2014-10-10 22:31:04

  目前,已有30省份公布“关于整治拖欠群众钱款、克扣群众财物”查处情况,涉及对群众欠账不付、欠款不还、“打白条”、耍赖账的问题共16204个,查处22065人。同时还发现不按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征地拆迁补偿款、侵占 ...

  目前,已有30省份公布“关于整治拖欠群众钱款、克扣群众财物”查处情况,涉及对群众欠账不付、欠款不还、“打白条”、耍赖账的问题共16204个,查处22065人。同时还发现不按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征地拆迁补偿款、侵占挪用补助资金的问题7682个,处理4610人,涉及金额超过35亿元。(10月7日《法制晚报》)

  笔者曾听一位乡镇党委书记说:“在这里开展工作太难了,因为老百姓都不相信政府了,过去乡镇政府答应百姓的不给、承诺给百姓干的实事不干,让政府信用都被糟蹋了。”这次专项活动中查处的各类问题,正是该党委书记口中“政府信用”被糟蹋的现实体现。

  人无信不立,政府亦是如此。政府立说立行、说到做到,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政府屡说不干、欺瞒百姓,百姓自然也就不再相信。有些地方政府,就是在用“失信”消耗着多少年来累计的“政府信用”,用“政府信用”为自己的不作为、乱作为买单。一些地方政府,吃饭“打白条”、买办公用品“挂空账”,到了结账的时候原任领导高升、现任领导不认账,最终只能苦了群众;还有一些地方政府,答应给老百姓办一些实事,但打着没钱、上级不批准、条件不达标等等旗号不办事,引起了群众的严重不满;更有一些地方政府,与民争利,凡是涉及钱物的方面隐瞒拖欠,该赔偿的拆迁款一拖再拖,该发放的补贴款一等再等,最终让群众不再相信。

  政府的“失信”后果堪忧。该乡镇党委书记曾对笔者说:“我们在路边栽树,承诺栽在谁的地里就给谁,只要给我们看好、养好树,树的收益乡镇党委一份不要,都是百姓自己的。但老百姓却说,以往乡镇答应给我们的总是不算数,我们不敢相信你们。”原本都是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但就是因为以往政府的“失信”,让办好事都变难了,更不用说拆迁、计划生育等需要进一步做群众工作的难点、重点工作。失去信用易、恢复信用难,政府的“失信”行为不仅给自己的工作增添了难度,更是给群众添了堵。

  根除政府“失信”行为必须得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对以往“拖欠群众钱款、克扣群众财物”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千方百计把钱款、财务还给百姓,让百姓看到我们整治“失信”行为的决心;另一方面,今后政府要更加注重“守信”,减少承诺里的“水分”,增加“承诺”落实的力度,让群众从点滴小事中相信政府。

  政府不应该欠老百姓的帐,政府信用更不应当成为“欠账”抵押。各级政府要借教育实践活动“盘点”契机,及时改正自己的“失信”行为,进一步树立诚信政府的良好形象。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欠钱人没有财产,就不起诉了?大错!


北京才良(杭州)律师事务所 2018-06-14 10:11:05

诚信到底值多少钱?


网络 2014-10-12 23:23:25

“无人监考” 能否考出诚信?


新华网 2014-05-27 19:21:49

企业环境信用评级为何难亮红牌?


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4-03-27 11:07:39

谁把我列入贷款信用不良记录黑名单?


燕赵都市报 2014-01-07 14:34:0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