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本市正在研究相关机制,由违建当事人承担拆违的费用,个人违建行为还将纳入银行征信系统,也就是将面临无法办理房贷等窘境。 记者从北京市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专项行动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网络上 ...
目前本市正在研究相关机制,由违建当事人承担拆违的费用,个人违建行为还将纳入银行征信系统,也就是将面临无法办理房贷等窘境。
记者从北京市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专项行动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网络上火热的“街景”地图拍摄技术已引入拆违行动,用于发现违法建设。
据市“打违专指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新发生的违建,要求各区县必须要在发现后一周内拆除。截至9月14日,全市累计拆除新生违建3025处,60万平方米。
同时,北京针对已有违建,专门建立了市级违法建设总台账。目前,全市各区县记入台账的违法建设,累计共有17万处,4487万平方米。相关负责人坦言,台账上的违建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成因复杂,要做到像新生违建在第一时间拆除有困难。但结合APEC会议召开,北京再次明确下半年追加500万平方米拆除任务量,预计今年拆除总量将达到1491万平方米。
该负责人表示,为建立治理违建长效机制,目前,正在研究相关机制,以后,违建当事人不仅违建要被拆除,还要承担拆除违建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其个人违建行为还要纳入银行征信系统,记入信用“黑名单”。
在治理违建行动中,北京利用网格员巡查、群众举报、媒体曝光和卫星监测,但这些手段还存在瑕疵。目前,银行业已引入使用了在网络上火热的“街景”地图拍摄技术,通过地面移动街景数据采集车,来采集道路两侧高清影像,利用同一路段不同时间的街景影像进行对比分析,来确定违建及其位置,实现从新生违法建设发现到拆除全过程、全方位的影像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