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机构穆迪15日指出,香港证监会对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0267.HK,下称中信股份) 提起的法律程序具有负面信用影响,但不会对中信股份的A3发行人评级和高级无抵押债券评级以及稳定展望产生即时影响。 中信股 ...
评级机构穆迪15日指出,香港证监会对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0267.HK,下称中信股份) 提起的法律程序具有负面信用影响,但不会对中信股份的A3发行人评级和高级无抵押债券评级以及稳定展望产生即时影响。
中信股份于2014年9月12日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已启动对公司及其前执行董事的法律程序。
证监会指控该公司及其前董事从事市场失当行为,在2008年就公司杠杆式外汇合约投资亏损披露虚假、误导性财务状况资料。中信股份曾在先前的年报中披露过证监会对此进行调查。
穆迪高级分析师、中信股份的主分析师周莫深指出,预计证监会的起诉可能导致中信股份及其前董事向投资者进行赔偿,这将削弱中信股份的利润和现金流。证监会还寻求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对中信股份及其5位董事施加制裁。
“虽然赔偿数额尚不可知,但中信股份财务状况可能受到的影响将在可控范围内。根据未经审计的预估数据,赔偿数额将远小于公司2013年560亿元的税前利润以及最近股权融资筹得的420亿元现金。” 穆迪高级信用评级主任胡凯表示。
香港证监会正寻求使在证监会所指公布虚假或具误导性资料的日期至披露真实财务状况的日期间购入中信股份股票的高达4500名投资者回复至原状或得到赔偿。
根据证监会的公告,在此期间投资者的购股总额超过19亿港元,平均购股价为18.97港元。2008年10月21日收盘时中信股份的股价大幅下跌至6.52港元。
“至于最终判赔给投资人的具体金额,目前尚没定论,还在计算中,因为还要包括利息成本等等因素。”有接近证监会人士稍早前向财新记者说。
香港证监会也指出,赔偿金额取决于多项可变动因素,包括每名购买者的购股价、购买者是否继续持有有关股份或售股价。
上述人士也说,“粗略估计,最终赔偿金额可能20多亿港元。由中信和5名前董事共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