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突然消失 鄂尔多斯式“钱荒”

来源:网络 2014-09-11 15:38:17

  目前很多人对货币存在比较大的认识盲区,从实物货币到信用货币,似乎货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折,但其实即使以黄金作为本位的货币,还是今天政府发行的信用货币,本质上依靠的还是一个:信用,而这个信用是建立在 ...

  目前很多人对货币存在比较大的认识盲区,从实物货币到信用货币,似乎货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折,但其实即使以黄金作为本位的货币,还是今天政府发行的信用货币,本质上依靠的还是一个:信用,而这个信用是建立在相应的物质承诺之上的。
  因此货币是一个及其脆弱的东西,你会发现,今天到处都是钱,可能明天一夜之间大家都没钱了,现金成了最稀缺的东西,这时候尽管央行还可以无限印钞票,但是如果政府的信用发生问题,现印的现金也可能都成为废纸。比如,元朝时期到1329年,纸币流通量是1286年增的8、9倍,是1260年的1400-1600倍;民国30年100元法币可以买一头牛,而到了40年代末则不能买一粒米。
  所以,你可以发现,不论国内外,发生货币危机的前题一般都是经济危机。
  比如,最近有媒体报道鄂尔多斯全社会缺钱,发生了钱荒,以致退回到以物易物的市场交换方式,货币退出了流通,以资产置换为主的交易方式比较火爆。
  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其实追根溯源,还是货币在此前发生了泡沫,也其实是信用泡沫。银行在鄂尔多斯经济状况好的时候,贷款太多,商业银行贷款,其实也是货币创造行为,因为他们贷款的基础是当时蒸蒸日上的鄂尔多斯的煤炭和房地产,为了应对这些资产的大量交易,商业银行创造了大量的货币,并且在高潮时期,创造的货币增速要超过这些实物交易需求的增速,以致形成价格暴涨和资产泡沫。
  当然这种情况的形成,一个方面是鄂尔多斯当地政府和企业的不理性行为,包括当地银行的创造货币没有控制;二是外围环境对煤炭和房地产等的过剩的需求。
  在鄂尔多斯当地,由于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赶不上当地人的需求,而且在资产交易中,存在钱生钱的游戏,为了维持这个游戏,这进一步催生了虚假的货币需求,并能够让这个钱生钱的游戏能够继续,鄂尔多斯人和其他泡沫上生存的居民一样,也开始自己创造信用,这就是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行为其实是居民个人参与了信用创造,开始创造货币,导致在整个鄂尔多斯地区流通的货币过多,资产价格泡沫膨胀太厉害。
  但是这一切的基础是,鄂尔多斯的基础资产煤炭必须保持价格的持续飙升。但是煤炭的需求主要来自境外,随着外围大环境变化,对煤炭需求开始降低,这是从2012年开始的。煤炭价格下跌,相当于釜底抽薪,这个建造在额尔多系的大厦就此坍塌,首先是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接着房地产价格大幅下滑,再接着进入的人口不能找到生存的手段,大批离开鄂尔多斯,让当地的经济雪上加霜,债务人不能归还债权人本息,说明债务人的信用是一个泡沫,以前发行出去的货币收不回来,作为商业银行的信用发行方,将不可能再发行货币,因为债务人已经没有信用,甚至是负的了。
  大家都没有信用了,因此大家就没有钱了,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这时候,就产生了“钱荒”现象,就会发现钱突然就不见了,大家发现突然大家都没钱了,其实是大家都没信用了,现金退出了流通。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为什么银行发了那么多钱,突然就不见了,是因为银行这时候必须控制损失,以前发行的货币收不回来,就意味着这时候,政府在鄂尔多斯其实已经亏损了,这个政府其实主要是商业银行,那些资金收不回来,就在当地变成了马不掉的房子等等坏账,商业银行只有收到现金其实才能收回信用,以便继续下一个交易。如果拿在手里的是房子,他下一步没法做生意,因为很难找到下一个人要鄂尔多斯的房子。
  这其实充分说明了货币的一个本质,就是信用,信用是交易的润滑剂,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易,因为只有信用可以量化,可以标准化,并可以无限西拆。但是信用不能膨胀,要与信用主体所有的资源一一对应,不然就会出现信用突然消失,也就是“钱荒”现象。
  这时候如果政府或者银行还加大创造信用的力度,可能就会发生两个结果,一个是钱没人要了,二个是钱的含金量越来越小,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直至最终崩溃。
  因此,现在迷信央行信用的人还寄希望于央行继续印钞票,压低利率,如果央行是理智的,那么这种期望注定要落空。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刷分秘籍能涨芝麻信用分?


网络 2015-07-29 10:09:43

逃票,“逃走”的是个人诚信


网络 2014-11-04 16:45:50

火车逃票将上诚信“黑名单”


网络 2014-06-12 18:55:31

信用惩戒 7.2万人被列“黑名单”


网络 2014-03-11 11:09:01

28日起市民可网查个人信用 查询需经过5个步骤


威海晚报·威海新闻网 2013-10-30 10:39:41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