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普尔评级服务20日宣布,确认对香港特别行政区“AAA”和“A-1+”的长期和短期发债人信用评级。评级展望仍为稳定。相应的,标准普尔确认对香港“cnAAA/cnA-1+”的大中华区信用评级体系评级。转移和可兑换性评 ...
标准普尔评级服务20日宣布,确认对香港特别行政区“AAA”和“A-1+”的长期和短期发债人信用评级。评级展望仍为稳定。相应的,标准普尔确认对香港“cnAAA/cnA-1+”的大中华区信用评级体系评级。转移和可兑换性评估也维持在“AAA”。
标普称,对香港的评级反映了该高收入经济体的增长快于高收入组别的平均水平、财政状况持续健康、财政储备较高、外部头寸强劲。限制其信用评级的主要因素为货币政策灵活性有限,以及评级相对较低、机制相对较弱的中国内地带来的风险。
该公司预计,2014年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GDP)约为40500美元,其趋势增长率(2.7%)显著高于人均GDP相似经济体的中值。香港获益于服务业具有竞争力、发达经济体复苏、以及中国内地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伴随中国内地资本项目的开放进程,香港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外国对华投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提振了香港的金融业。
标普指出,香港较高和具有流动性的财政储备继续稳固其信用度。香港保守的财政政策、较高的支出灵活度以及较强的经济增长使得该地区自2005年以来一直录得财政盈余。截至2014年3月的财政年度期末香港的财政储备与GDP的比率约为36%。预计2014至2017年,香港将维持审慎的财政政策(这得益于其长期的财政规划),实现年均广义政府财政盈余。但是香港政府可能需要在银行业受压时对其注资,因此政府面临中等程度的或有负债。
香港强劲的外部债权人头寸受到其持续的经常项目盈余支持。标普预计2014香港外部债权人净头寸约为经常帐户收入的102%。此外,港元具有全球交易活跃货币的地位。上述优势和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审慎的监管有助于控制银行业大量外部头寸带来的风险。由于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因而银行业拥有大量的短期外债。
标普还指出,香港确立已久的联系汇率制度有助于其货币和金融稳定。虽然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盯住美元的机制意味着香港的短期利率基本追随美国利率,但香港金管局能够利用监管措施缓和经济和金融波动。预期香港金管局将继续采用联系汇率制度,利用监管措施维护金融稳定。
此外,预期香港的制度和政策将继续为其开放和自由的经济提供支持,政策框架基本上可预测且有效,经济透明度高,这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以来的纪录中可预见到。虽然围绕香港选举改革的政治两极分化有时令立法会的决策过程变长且更具纷争,但鉴于特区政府的强劲记录,以及多数参政者可能采取务实态度,因此在标普的基准情景中,该公司不认为政治张力会明显影响香港特区管治的有效性。
但香港与中国内地在经济和管理方面的融合度日益加深,香港面临的来自中国内地行政政策变化和较弱机制带来的风险有所增加。由于香港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中国评级的变动可能会影响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评级。随着香港加深与中国内地的经济联系,其不可能完全避免内地的影响。
对香港长期信用评级的稳定展望反映标普预期未来24个月内,香港的有效决策将继续有助于维持高于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健康的财政状况和强劲的外部头寸。展望还依赖于中国评级的稳定,因为中国内地对香港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很大。
若香港政治分化的程度比预期更糟,以至于显著影响决策和商业环境,标普可能下调其评级;这是因为如果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大幅加剧,上述因素会增大外部风险。若中国评级下调,该公司也可能下调香港的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