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借给南充市嘉陵区林业局副局长甘某10万元,至今欠着3万不还,朋友只好将副局长告上法院。判决强制执行还款后,副局长就消失了:4次去单位找不到人,电话接不通,提供的卡号也是假的。最终,执行局只能通过银 ...
朋友借给南充市嘉陵区林业局副局长甘某10万元,至今欠着3万不还,朋友只好将副局长告上法院。判决强制执行还款后,副局长就消失了:4次去单位找不到人,电话接不通,提供的卡号也是假的。最终,执行局只能通过银行,将其工资卡冻结止付。(8月15日网易新闻)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很是惊讶。林业局副局长甘某,竟然故意欠帐不还当“老赖”,谁料法院的强制执行也遭遇了尴尬,三番五次地扑了空,玩起了“躲猫猫”,让人瞠目结舌。这反映出的已不仅仅是个人诚信的问题,也是官德缺失的问题,更是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作风的问题。笔者不禁感叹,老赖官员“躲猫猫”,诚信缺失官德何在?
其实,在人际交往中的借钱借的是一种信任和诚信,欠债还钱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却欠着别人3万元钱不愿归还,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如今此事被媒体曝光,受影响的恐怕就不止当事本人,相关单位的形象问题,政府的公信力也会因此而受损。这名官员当老赖“躲猫猫”,在尽失诚信的同时,更是丧失了官员的官德。
近年来,官员当老赖的事件层出不穷,许多党政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成为“老赖”,既败坏了国家的诚信制度,又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形象,破坏了政府公信力,在社会上影响恶劣。在笔者看来,作为公务人员,就应该时刻注意自身言行,要争当榜样、作表率,而不是将自己作为“反面教材”、“负面引导”。此次“副局长”欠债事件虽只是个例,但也给其他的公务人员敲响了警钟,“诚信”二字虽轻也重,勿让“信用危机”困扰整个公务员队伍。
笔者认为,要根除“官赖”乱象不仅要事后追责,更要未雨绸缪。治“官赖”,一是要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严厉制止官本位思想作怪;二是还应让法律在“官赖”面前亮剑,让司法机关依法对官赖采取强制措施;三是还要加强制度建设,为政府部门量身打造不愿赖、不能赖、不敢赖的“制度笼子”,从而提升政府公信力。只有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加强惩戒措施,才会真正杜绝官员们当老赖“躲猫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