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楼市“财政补贴”呼唤政策性住房银行

来源:网络 2014-08-08 13:27:39

  假如组建由财政出资的政策性住房银行,在此类银行发放低于基准利率的首套住房贷款时给予财政补贴,则不仅能鼓励其不回避低盈利甚至亏损而长期开展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也能真正让百姓借助廉价的金融资源圆居者有 ...

  假如组建由财政出资的政策性住房银行,在此类银行发放低于基准利率的首套住房贷款时给予财政补贴,则不仅能鼓励其不回避低盈利甚至亏损而长期开展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也能真正让百姓借助廉价的金融资源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有了高层“千方百计消化库存”的尚方宝剑,地方政府大胆祭出了各种救市利器,松绑限购已不再遮遮掩掩了,购房入户、降低公积金贷款和提取门槛、减免契税、扩大普通住房认定范围等曾被用过的、以财政救助为主的手段再次被拿来。而四川创新意味浓厚的“救市奇举”最吸引眼球:只要银行积极发放不超过基准利率的首套房贷,省财政将按贷款额的3%向银行支付财政补贴。

  看政策着力点,四川“救市奇举”可谓正中要害,其背后的逻辑是,去年四季度以来银行全面收紧个人住房贷款,贷款发放周期从原来的1个月左右延长到了2至3个月,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普遍上浮5%至10%。在“刚需”占主导的环境下,商品房销售周期拉长,贷款成本上升,两者都会使得销售规模显著下降。

  因此,在中央政府并未出台新的紧缩楼市政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紧缩个人住房贷款,被认为是今年楼市大幅度调整的罪魁祸首。曾有知名地产界人士表示,个人房贷收紧影响了至少25%的潜在消费者。而银行之所以不愿发放住房贷款,是因为利率市场化后,个人住房贷款不赚钱了。所以,用财政资金来补贴银行,相当于弥补了银行在个人住房贷款上少赚或亏损的部分,制约银行放贷的顾虑也就消除了。

  但地方政府此举有两个问题,一是能否达到去库存的效果,二是财政资金能否用来补贴商业银行。就前者而言,如果财政确实按商业银行的实际发放对符合条件贷款的金额给予相应补助,笔者认为政策的针对性非常强,而且贷款金额3%的补贴标准力度不俗,应该对楼市有非常强的刺激作用。但是,作为专项用于公共服务供给的资金,财政资金能否用来补贴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

  财政补贴是国家财政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一种补偿,具体来说,是对生产或经营某些售价低于成本的企业,或因提高商品销售价格而给予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补偿。若不采取财政补贴,这类商品供应将会减少,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供求平衡和社会福利。我国现行的财政补贴有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种,四川省的“救市奇举”,应当属于价格补贴范畴。

  但是,尽管商业银行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上的定价(利率水平)低于其他贷款业务(如小微企业贷款、消费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的定价,但目前个人住房贷款6.55%的基准利率远高于3%以下的贷款综合成本(存款成本+管理处本),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只能说是低收益业务,而并非亏损业务,是否需要财政补贴就值得商榷了。

  再进一步,尽管贷款利率市场化已经完成,但考虑到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仍旧承担着政策性职能,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较慢,存款利率多年来跑不赢CPI,而商业银行却一直享受着国家保护下的高垄断利差。作为贡献了廉价存款资金来源的老百姓,理应有权利获得住房贷款资源,特别是首套住房购置所需的贷款。而商业银行之所以不愿意发放住房抵押贷款,深层次的原因是,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更愿意开展一些绕过监管的表外高利率业务,如信托、委托、资产管理等,也就是影子银行业务,而非低收益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江东禧瑞都精装6600元 或坚定购房者买房信心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4:43

经典双城西市"城中村"改造排头兵


都市时报 2010-06-30 00:50:25

北京近半楼盘二手房价滞涨


京华时报 2010-03-05 14:19:22

绿城不缺资金缺时机 37.5亿兑现过江梦


新浪房产 2009-12-09 15:29:59

昆明廉租房售价尚未确定 6成租户表示想买


云南信息报 2009-07-20 13:31:32

68%网友认为南京楼市并未回暖 小阳春是短暂


焦点南京房地产网 2008-11-19 13:16:4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