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公务员失信影响提拔倒逼政务守信

来源:网络 2014-08-07 15:08:39

  广州市发改委近日发布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征求意见稿,针对目前存在的信用问题,表示要依托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行业或部门间信用信息的持续交换共享机制,着力消除“信息孤岛”,实现 ...

  广州市发改委近日发布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征求意见稿,针对目前存在的信用问题,表示要依托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行业或部门间信用信息的持续交换共享机制,着力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用信息互通共享。同时将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客观公正记录公务员的信用、奖惩等信息,逐步将公务员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奖惩记录、年度考核结果、相关违法违纪违约行为等相关信息纳入信用档案,切实将诚信状况作为公务员招录考察、考核、提拔任用、评先的重要依据。(8.5新快报)

  讲信义、重诚信,也是生产力。伦理经济学认为,败德行为会使商品交易的范围、效率下降,成本大大提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说“上海货,信得过”,其实质是职业诚信在产品价值中的凝结和体现。可见,诚信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软件。

  按照广州市的规划,公务员头上又多了一道“紧箍咒”,这对诚信社会的发育,应该说多有裨益。政务诚信引领社会诚信。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有赖政府当好“带头大哥”。对公务人员在诚信领域的表现加码,高标要求,是政务诚信建设的深厚根基。

  形成倒逼机制,社会诚信才能拽开大步前行。我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相互知根知底成为道德保险。在乡村中解决矛盾或权益纠纷,习惯于靠乡规民约、爷们调解。在这种熟人圈子里,每个人都要依赖这些关系才能生存下去。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陌生人社会,需要法治和制度倒逼,才能垒砌诚信大厦。因此,惩戒失信,公职人员也不能“制外开恩”,这对诚信社会建设至关重要。

  教化养成风气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而制度惩戒则可以取得较快效果。法制设计的目标是诚信收益大于失信“收益”,以此引导人们的理性选择。其中制度设计中的技巧运用很重要,如公职人员诚信状况作为提拔任用的条件,将发挥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用有效的制度主导诚信建设,是必选之路。

  在一个诚信度高的社会中,失去诚信的成本很高;在一个诚信度低的社会中,固守诚信的代价很大。在制度规范的前提下,提高不守信者的成本,让其“一处失信、处处受制”,使失信成本大于守信成本,才能激发人们的自觉守信行为。广州提出建立诚信档案及相关目标,健全守信“红名单”制度和失信“黑名单”制度,利用个人信用评价体系,激励和惩戒并举,无疑会强化诚信社会建设的两翼驱动力。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黑导游”的良心在哪里?


网络 2015-05-03 16:00:00

最高法发布首批失信人“黑名单”


泉州晚报(泉州) 2013-11-17 20:18:4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