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李宇嘉:传统救市方式不能解决楼市高库存

来源:网络 2014-08-07 12:43:30

目前,“去库存”已经取代“分类调控”,成为楼市未来一段时间的主题。根据研究机构的监测,主要城市楼市的消化周期普遍在15个月左右,即便是被称为楼市“避风港”的一线城市,也将在未来不得不面对如何消化库存的难 ...

    目前,“去库存”已经取代“分类调控”,成为楼市未来一段时间的主题。根据研究机构的监测,主要城市楼市的消化周期普遍在15个月左右,即便是被称为楼市“避风港”的一线城市,也将在未来不得不面对如何消化库存的难题。一线城市楼市的去化周期达到11个月,北京库存突破1000万平方米,去化周期高达16个月,广州和深圳的去化周期分别达到11.8个月和17.6个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显示,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6月房价集体下跌,这是2012年以来的第一次,而百城房价显示一线城市房价跌幅在扩大,这预示着一线城市房价将深陷下跌周期,未来库存还会继续攀升。

    楼市主题由“分类调控”快速切换到“去库存”,仅仅半年时间,需求被过度透支是首要原因。表面上看,新增商品房供给与新增城镇人口和拆迁需求一致,甚至还小于后者,但新增供给漏掉了保障性住房、小产权房、个人自建房和部分企业建房等等,实际供给要在商品房供给的基础上增加50%左右。2013年,全国城镇商品房竣工750万套,但保守估计的实际供给在1000万套以上。

    但是,有效需求却被高估,首先是新增城镇人口带来的需求被高估,应该扣除非户籍流动人口的绝大部分,这部分人群没有购买力。建成区范围扩大而“被城市化”的人群也应该扣除,因为他们本身就拥有住房;其次,未来拆迁需求规模很大,根据“六普”,城镇25%的家庭还居住在平房中、24%的家庭住房内没有单独的厨房或厕所。但拆迁需求不可控、周期长,在拆迁安置和补偿、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成本不断上升、拆迁社会成本不断上升,以及被拆迁户收入水平难以支持的情况下,拆迁需求被拉长到不可预知的未来,明显被高估。

    业内估计,1990年代以来建设的商品住房中,有约40%的部分被投资需求或改善需求所吸纳,掩盖了需求畸形的问题。特别是2010年以来的楼市销量中,超过50%的部分被投资需求或改善需求所吸纳,城镇家庭多套住房拥有率从2011年的15.9%迅速上升到2014年3月的21%。而支撑投资需求和改善需求源源不断入场的动力是房价上涨,以及由此带来的资产收入。而房价之所以能够上涨,源于房地产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发动机、财税收入增长的主力军。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和新区规划,给房地产谋划好了美好的前景预期,而借助于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的房地产开发,将全社会资金吸引到楼市,地价和房价上涨的预期一再实现,地方政府、开发商和购房者始终迷恋这种财富获取模式,从而开启一个又一个循环。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双汇劫:五百亿的隧道视野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1-05-19 14:26:02

经典双城西市"城中村"改造排头兵


都市时报 2010-06-30 00:50:25

北京近半楼盘二手房价滞涨


京华时报 2010-03-05 14:19:22

二套房贷首付提高至50% 靠谱?


云南信息报 2009-12-24 00:26:33

国土部酝酿农地入市抑制高房价


南方日报 2009-11-23 16:51:16

云南省文联文艺成就精品展隆重开幕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09-08-24 17:28:5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