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表示,亚太地区信用前景稳定,尽管中国经济扩张放缓、利率上升与发达国家增长乏力制约着该区域的经济。 对于印度(Baa3,稳定)与印度尼西亚(Baa3,稳定),投资者们在关注新政府是否将采取政策措施进一步处 ...
穆迪表示,亚太地区信用前景稳定,尽管中国经济扩张放缓、利率上升与发达国家增长乏力制约着该区域的经济。
对于印度(Baa3,稳定)与印度尼西亚(Baa3,稳定),投资者们在关注新政府是否将采取政策措施进一步处理推动负面市场情绪的脆弱性,因为美联储去年走向货币刺激的退出之路。这些国家在缺乏严格的财政改革的情况下,他们经常项目的收窄与整体国际收支平衡的稳定可能不可持续。
泰国(Baa1,稳定)也是,政治进展将是关键。虽然最近的政变提供了一些相对稳定,但现在的增长大幅弱于2006年,2006年是上一次军方将政务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亚太地区的22个主权国中,大多数拥有稳定的展望,表明在接下来12-18个月,我们广泛预期信用环境稳定。马来西亚(A3)和菲律宾(Baa3)展望正面,蒙古(B2)展望负面。
投资者们的集点在于中国(Aa3,稳定)经济活动降温的程度,因为中国当局(这个地区的最大经济体)放弃了对公共支持型与信贷刺激型的投资增长。穆迪认为,中国决策者将能实现经济软着陆,今年和明年GDP扩张在6.5%和7.5%之间。但是如果需求衰退更急速,大宗商品出口国,如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来将是最受影响的。相反,东盟国家中,菲律宾可能是最不受中国增长放缓影响的,因为其依赖于国内需求、服务出口与海外劳工的汇款。
同时,有迹象表明日本(Aa3,稳定)的经济正回归更健康的增长率,对整个区域来说也是一个好兆头。政府上个月的增长策略动态表明了其对振兴经济活动挑战的严肃程度。但是,如果当局将要维持货币与财政刺激措施提供的增长势头,并在2015和2020年间实现其预算整顿,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将是关键。
在很多亚太国家,利率已经开始从格外低的水平上涨。同时,全球流动性环境趋势将是资本流动的关键动力,特别是美联储在实施其退出策略。因此,更紧缩的融资环境可能对主权信用有不同的影响,这取决于各国对外部融资的依赖度。
过去一年,长期郁积的紧张关系再次因中国与各国之间的南海争端重新点燃,特别是越南(B2,稳定)和菲律宾。中国与日本的紧张关系也在中国东海问题上持续。然而,我们没有预计这些地缘政治将在未来一年和更远的时间对地区的信用状况造成重大影响。
最近伊拉克局势威胁着全球石油价格的稳定,这一发展也将对净能源进口国造成增长挑战,很明显的是印度尼西亚,其经常项目赤字已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