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近日,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这意味着,今后每一位公民、每一个机构都将有各自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它将集纳公民个人的金融、工 ...
新闻背景:近日,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这意味着,今后每一位公民、每一个机构都将有各自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它将集纳公民个人的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本期《第一关注》,我们来聚焦一“码”了然记录信用的时代。
网上行为 也将入信用档案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一位教授表示,“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关于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公民与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还不完善。”而如今,这些缺失将被逐步完善,以公民身份证为统一代码的信用方案,将逐步被推广实施。
用身份证整合个人信用,即将户籍资料、个人信用、税收信息……各类关键信息整合到统一的个人身份证代码之下。实际上,已有不少地方部分试点公民信用体系,如在交通违法方面,违法违章就将被记录在诚信系统中。“在南方部分城市,公民闯红灯,会被扣除相应信用分值。”一位江苏市民,向记者介绍其家乡信用评价情况时表示。
据了解,目前国家已经建立起25个部门参与的信用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并且已经梳理了一些共享的数据项,“有关部门也在研究组建信用中国网站,网站域名的申请已经完成。”业内相关专家曾透露。
而《纲要》中更为公民关注的,是互联网上的相关行为也将纳入一条龙的诚信档案中。例如提出要对互联网企业的服务经营行为、上网人员的网上行为进行信用评估,记录信用等级,建立涵盖互联网企业、上网个人的网络信用档案。
“对于实施网络欺诈、造谣传谣、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严重网络失信行为的企业、个人,也将建立网络信用的黑名单制度。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或个人,将采取网上行为限制、行业禁入等措施,并通报相关部门进行曝光。”业内专家分析,这些都将对网络行为起到加强监管的作用。
以码识人 利弊皆需要衡量
对此,很多市民表示欢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可以让社会风气更良好。”另外,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信用信息整合,进而进行共享,更能形成一个覆盖中国社会的诚信体系平台。
也有部分市民表示,“对失信要有惩罚机制,而对守信者也要有激励机制。”这样守信者得到奖励和便利,失信者则会得到惩戒和约束。
就此,业内专家也透露,“未来,在激励方面,国家确实将加大对守信行为的奖励和表彰。比如,对诚实守信的自然人和市场主体,或将给予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绿色通道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在惩戒方面,也将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的退出机制,完善失信信用记录和披露制度,使失信者在市场交易中受到制约和限制,对违规的失信者实行警告、行业内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等,并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披露和曝光。”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专家也提醒,信用代码制度建设虽然有助于诚信社会的建设,但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也要注意把握好尺度,信用记录的滥用将可能导致社会分裂。“为了避免信用记录成为良民证,在制度设计上应考虑到社会宽容。”
新闻短评:
以公民身份证统一代码记录诚信,有望从2015年开始在中国内地统一实施。这有助于国家的诚信体系建设。不过,我们也应注意到对个人信用信息的保护,信息的使用一定要建立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上,在合理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查询与采集,以防止“标签”化的负面影响。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