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国家发改委就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已建立了有25个部门参与的信用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工作也已启动。我国还将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 ...
在昨日国家发改委就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已建立了有25个部门参与的信用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工作也已启动。我国还将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守信者会得到奖励和便利,失信者则会得到惩戒和约束。
6月份,国务院发布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做好了顶层设计。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田锦尘透露,在社会信用体系部际联席会议框架下,目前已经建立起有25个部门参与的信用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并且已经梳理了一些共享的数据项,起草了相关合作备忘录,正组织有关部门签署。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工作也已启动,有关部门目前正在研究组建信用中国网站,网站域名的申请已经完成。
据有关方面统计,每年我国企业因为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6000亿元。田锦尘表示,将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一种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的良好社会氛围。在激励方面,要加大对守信行为的奖励和表彰,对诚实守信的自然人和市场主体要给予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绿色通道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在惩戒方面,将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的退出机制;完善失信信用记录和披露制度,使失信者在市场交易中受到制约和限制;通过行业协会来制定行业的自律规则,对违规的失信者实行警告、行业内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等;同时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披露和曝光。现在有关部门已经就联合惩戒做了一些工作,比如高法对“老赖”公布了名单,限制高消费等。
此外,我国还将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个统一的代码,做这个事一个代码,做那个事又是一个代码,你的信用信息分别记录在不同的地方,很难对你总体的信用状况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田锦尘表示,建立统一的代码十分必要。公安部已牵头提出了以身份证号为基础的公民统一代码方案,发改委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代码方案。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长张子红表示,到2014年3月末,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为8.4亿自然人和1930.6万户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开展征信机构设立申请和备案工作,获得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资格的个人征信机构名单和已在人民银行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名单将会陆续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