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泛鑫美女高管13亿旁氏骗局案开庭 多次帮恋人辩白

来源:网络 2014-07-10 21:45:52

  7月10日消息,震惊保险界的陈怡案今日终开庭,今日上午9点30分,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名,对泛鑫实际控制人陈怡等进行审理。据检方陈述,陈怡与谭睿(另案处理)将保险产品虚构成理财产品欺骗客户购 ...

  7月10日消息,震惊保险界的陈怡案今日终开庭,今日上午9点30分,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名,对泛鑫实际控制人陈怡等进行审理。据检方陈述,陈怡与谭睿(另案处理)将保险产品虚构成理财产品欺骗客户购买,采用“长线短做”的经营模式营造了一场旁氏骗局,涉案总额高达13亿元。

  陈怡虽不承认集资诈骗罪名,但对控方指认的事实供认不讳,还多次为“恋人”——同为被告的泛鑫公司顾问江杰辩白,称其在出事前不知情。

  虚构保单为理财产品 借此套取手续费

  根据检察机关指控,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陈怡分别伙同被告人江杰和谭睿以挂靠、收购等方式先后实际控制了泛鑫保险、浙江永力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湖州分公司(以下简称:浙江永力)和杭州中海盛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盛邦)。

  陈怡谭睿两人还合谋实行一种长期短做的“创新模式”:将保险公司的20年期寿险产品虚构成年收益10%左右的1年至3年短期保险理财产品,骗取投资人资金。他们谎称这笔资金为正常保费,借此套取保险公司返还的手续费。

  这一模式的实施还需要两方:一是合作的保险公司,二是保险代理人。而这些与泛鑫签订“销售保险产品代理协议”的保险公司分别有昆仑、幸福、阳光、光大永明、海康、泰康等6家,是陈怡、江杰先后以泛鑫保险、浙江永力和中海盛邦名义,在2010年2月至2013年7月期间签署的。

  同时他们还在各地招聘了400多名保险代理人,组成11个销售团队,通过银行代售或代理人直销,在江浙沪等地向4433人售卖上述虚假的保险理财产品,共计骗取人民币(6.2031, 0.0037, 0.06%)13亿余元,还向保险公司套取手续费10亿余元,最终返还给客户的不足4亿。

  这份“保单”为何越做越大,以致陈怡选择携款出逃?

  根据协议,泛鑫能拿到保险公司返还保费的110%作为手续费。在陈怡的操作方式中,2012年6月以前,保险代理人能拿到70%-80%的佣金。也就是说,一个客户每年投保10万元,根据承诺下年化10%的收益,第二年他将获得11万,但保险代理人只能拿到8万块的佣金,还需倒贴3万。这意味着他们承担了巨大风险,只能通过不断拉新客户资金来填补之前的资金亏空,就形成了“旁氏骗局”。

  为吸引代理人,泛鑫为其提供“高佣金”和“高福利”,据陈怡透露,他们的代理人一个月一般有几十到几百万不等的收入,最高甚至达到月薪几千万,而这些都是依靠新增客户带来的“收益”。检控方也陈列出一组数据,2012年6月后泛鑫客户人均保费为15万元,最多一单保费高达320万元。

  但虚假理财产品架构的海市蜃楼还是抵不过现实,在陈怡的“长险短做”模式中,保险人都需面对巨大的兑付风险,一旦他们难以兑现,就直接离职,把兑付缺口留给泛鑫来填补。

  据陈怡供述,至2012年底他们账面上已有几千万的资金缺口,至案发已造成3000多名被害人实际损失8亿余元。

  在洽谈风投、准备上市都未果后,2013年5月,泛鑫公司出现巨大资金链问题受保监会再次调查。走到这一步,陈怡开始策划出逃,2013年7月28日,陈怡、江杰在将5000万元港币转至香港后,携带83万余欧元等巨额现金和首饰、奢侈品等潜逃境外。

  陈怡称自己只是职务侵占罪 多次为“恋人”江杰辩白

  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陈怡、江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其行为均触犯了《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之规定,应以集资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并应依据《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百九十九条之规定处罚。

  这个昔日被业界称为“美女高管”的陈怡,今日不复往日的光环,一头短发,一身T恤,回答问题言语平静。

  她对控方指认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对于“长线短做”的营销模式,她认为并非蓄意诈骗,而是希望通过引进风投、上市等方式补上资金“漏洞”。她认为自己的行为只是侵占了公司财物,应构成职务侵占罪。

  而陈怡在谈起江杰时,多次为其辩白,称尽管江杰有家庭,但两人当时为恋人。江杰是陈怡以年薪约120万元聘请而来,作为高级风险顾问负责运营服务、战略计划,包括后来的上市策划。按照陈怡说法,她并未把公司违规状况告诉江杰,对方并不清楚公司财务和运营状况。直到2013年5月-6月公司资金链出现重大问题,她才据实以告,其后两人策划潜逃境外,最后于2013年8月19日在斐济被捕归案。


  而江杰也多次否认自己事先知晓并参与公司违规操作,还反复陈述自己在公司的正常工作状态,但在举证过程中,依然被控方质疑。

  据新浪财经从控方处得到的信息,目前与此案相关的团队负责人、银行相关代售人员也被调查和追究。另一位“创造”理财产品的主人公谭睿,已经以相同罪名被另案处理,因其从泛鑫离职后,继续实施这种“长线短做”模式。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