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召开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在谈到信用信息的归集时,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田锦尘表示,严格讲,在经济社会中所有的个人、团体和组织,涉及到的信 ...
今天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召开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在谈到信用信息的归集时,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田锦尘表示,严格讲,在经济社会中所有的个人、团体和组织,涉及到的信用问题,都应该纳入到信用记录之中,不能有死角和盲点。
田锦尘还表示,假如有一些涉及到信用的活动,不纳入到信用记录中,可能会产生很大的道德风险,会有人钻空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不能有任何涉及到信用的信息不被记录,这是第一个原则。
第二,在技术上和在工作的方法上要进一步考虑,进行周密的设计,使我们征信系统能够覆盖到社会成员所有活动的方方面面,不留死角。这就要求,我们的信用信息系统覆盖面要比较广,信用服务机构要比较健全,从业人员要有比较高的素质。
第三,对信用信息进行严格的分类监管。既要做到信用信息的全覆盖、全应用,同时也要对个人、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应有的权利给予必要的保障。在权利和义务对等的情况下来使用这样的信息。
信用信息的归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征信业管理条例》已经有很明确的规定。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长张子红表示,在金融领域,我们已经组织金融机构建立了金融信息基础数据库,在《规划》里专门有关于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的部分,提出了金融业统一平台的建设问题,我们现在正在和银证保等几个方面合作,把那方面的信息和银行的信息融合,包括其他方面的信息能够形成一个在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能够形成一个很好的信息共享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