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楼市遇“拐点” 现在救市为时尚早

来源:网络 2014-07-06 21:42:29

步入2014年,楼市急转直下。一边是金三银四红五月不再风光,一边是购房者持续的观望,一边是开发商“以价换量”积极的价格调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无一幸免“量价齐跌”。 站在2014年年中 ...

   步入2014年,楼市急转直下。一边是金三银四红五月不再风光,一边是购房者持续的观望,一边是开发商“以价换量”积极的价格调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无一幸免“量价齐跌”。


    站在2014年年中,楼市危机仍余寒未了,但陆续出台的救市政策已透出复苏的春意。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7月初,已有25个城市官方表态通过调整限购等政策“救市”,而且这个名单还在继续增加。值得关注的是,多数城市救市动作顺利闯关。但眼下,地方政府若因为降价而“救市”,让开发商心头一热,却易让老百姓心头一凉。


    那么,连续疯涨十年的房价刚刚遇到拐点,救市该不该呢?现在到了需要救市的时候了吗?对此,万科董事长王石近日公开表示,救市不是好事。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泡沫,如果不调整,泡沫破了会非常糟糕。房地产市场调整是非常必要的,不再出强的刺激政策,对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是有好处的。


    现在救市 为时尚早


    很多开发商都喜欢说,房价要是跌了这个国家会怎样怎样危险的话:比如,有人说房价跌了,首先银行要完蛋。比如,有人说,房价跌了,会造成其他相关行业多少多少的损失。一句话,房价要是跌,就完蛋,现在有这么好的局面全靠房地产业撑着。


    难道真的如此吗?其实,他们不过是威胁,不过是引诱。


    房地产业虽然联系到很多产业的利益,房价的下跌也确实很可能给他们带来不利,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种痛苦不过是“阵痛”,试想,房价下跌了,老百姓的其他消费欲望也会随之增长,这个消费增长的数字是完全可以弥补房地产带给他们的损失。再说,房价下跌了,必然会使更多老百姓去买房,从长期看,这只会使房地产业更加健康发展,使整个中国经济本身也更加健康和谐。


    诚然,房价下跌也会促使很多公司倒闭,也会使很多人破产,比如在去年如此高位还疯狂炒楼的人,我觉得对于这样的公司,这样的人,就让他们倒闭,就让他们破产吧,这是他们必须付出的代价。


    开发商集体呼吁“救市”,暴露出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不成熟。


    首先,房地产开发商不懂得尊重最基本的市场规律。


    事实上,本轮房地产市场牛市行情始于1998年的房改,历经十年价格上涨后,市场上多数开发商都没有经历过一次完整的市场波动周期。涨多了就要跌,这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但习惯了“涨价和暴利”的开发商却根本无法接受市场的调整,动辄就呼吁政府干预救市。这本身就是行业发展不成熟、缺少市场历练的体现。


    另外,房地产市场话语权和市场地位存在明显的失衡问题。


    十年房价暴涨,普通公众所承受的巨大经济付出,远超今日开发商的痛苦。但普通公众却因为市场地位弱小,其呼声很难获得各界积极响应;与此相对照,开发商的救市呼吁却不仅能够及时引起高层关注,更能获得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等方面的隐形支持。房地产市场供求双方的地位失衡状况,由此清晰可见。调控部门轻易接受开发商的救市呼吁,只会让这一市场失衡状况进一步加剧,不利于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如果说房价在全国范围内并未真实下降,仅仅是开发商资金压力加大,仅凭这一点就要求政府救市是靠不住的。这个要求就相当于要求政府保护房地产行业的暴利。


    其实,只要价格理性回落,开发商愿意降低利润,房地产行业完全能够自救。


    客观地说,在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通货膨胀压力未减、CPI高位运行之时,贸然出台救市措施,不但将导致房价反弹,政府之前银根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近年为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和房价暴涨所出台的所有调控政策,都将功亏一篑。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贵阳全面“围剿”违法建筑


贵阳晚报 2011-03-30 17:00:19

孟加拉国股市开盘跌8.6% 六分钟后停盘


新浪财经 2011-01-20 16:04:43

国土部酝酿农地入市抑制高房价


南方日报 2009-11-23 16:51:16

云南省文联文艺成就精品展隆重开幕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09-08-24 17:28:56

深圳小户型领军前海楼市率先“反弹”


深圳特区报 2008-11-28 13:03:0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