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版“信用评级”不妨暂时放一放
来源:网络
2014-07-03 15:57:48
据媒体报道,江苏睢宁县4年前推出大众信用评级制度,原本为满足商业需求、为银行借贷服务的此项制度,当由政府主导后,出现一系列怪现状:用行政思维设定的奖惩无从落实;将上访定义为信用缺失遭受强烈的社会反 ...
据媒体报道,江苏睢宁县4年前推出大众信用评级制度,原本为满足商业需求、为银行借贷服务的此项制度,当由政府主导后,出现一系列怪现状:用行政思维设定的奖惩无从落实;将上访定义为信用缺失遭受强烈的社会反弹;信用数据封闭式运作无法服务于更多商业结构。
应该说,睢宁的探索,其初衷在于满足本地的社会管理。但是让他们想不到的是,政府通过自身视角进行征信,最终得出的“好市民”或“坏市民”结论,不仅不被社会认可,而且连自己也在进行选择性“较真”银行并不认可闹访的人没有偿贷能力,照样会放贷给闹访的“坏市民”;企业老总也并不因为某人过马路闯红灯的“污点”,而拒绝聘用。甚至在睢宁县干部升迁中,有过信用不良记录、被扣掉210分的村官,照样还是被提拔到镇上的规划办上班。
由于存在着单位、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征信本来就存在着诸多难点,再加上政府直接运作、视角单一,又造成与社会需求的脱节。而在实际操作中,“经不住舆论拷问就转入封闭运行”的鸵鸟思维,又加剧了地方政府版“信用评级”的进一步贬值。如果总是循着这样的思路,顽固地往下走,其积极意义势必会越来越校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但是“信用经济”并不是自发的,需要政府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必要的调控与推动。早在今年1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正式部署了“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事项。事实上,国家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已经成型。根据规划,以政务、商务、社会、司法等四大领域为主体的信用体系建设方案,能基本实现社会信用的全面覆盖;2017年,我国将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睢宁版的“信用评级”,缺陷在于运行的政府主导,内容的包罗万象。“由谁做”、“怎么做”没解决好,是其难以推进的根本原因。对此,高层的部署都有涉及。
先说“由谁做”,国务院的相关部署中,特别提出了“用好社会力量、加快推动立法”的具体要求。也就是说,信用体系建设,要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培育市朝信用组织来完成,而政府要做的工作,只能是“推动”,而不是直接参与;至于“怎么做”,上述“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四大领域展开”已经给出了答案。划出了这四大领域,可有效改变当前信用信息种类多、发布广、整合难、处理繁的局面。将来的市朝信用组织,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或特长,选择某一两个领域作为主攻,从而有利于突出自身的专业与权威,打造这一新行业的知名品牌。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倒觉得,地方政府版的大众信用评级,不妨暂时放一放,待国家层面信用体系建成之后,将本地的信用评级制度与其接轨,从而告别信用评价的“地方独立王国”。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18-06-04 14:46:35
中国金融家
2018-04-28 09:37:07
发现(智库版)
2018-03-07 14:10:40
中国新闻网
2016-01-19 1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