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评级”并不是万能的“特效药”

来源:网络 2014-07-02 19:48:33

  自2010年江苏睢宁县在国内首创大众信用管理打分评级系统,开始实行大众信用信息分值,全市114万人每年根据分数被划为四个信用等级,然后享受不同“社会待遇”,比如A级者在入学、就业、低保、社会救助等方面优先 ...

  自2010年江苏睢宁县在国内首创大众信用管理打分评级系统,开始实行大众信用信息分值,全市114万人每年根据分数被划为四个信用等级,然后享受不同“社会待遇”,比如A级者在入学、就业、低保、社会救助等方面优先照顾。但是运行四年来民众竟然浑然不知,直至如今陷入公权侵犯私权的舆论漩涡。(7月2日,新京报)

  近年来诚信问题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睢宁县探讨此类做法的初衷看似“无可厚非”。虽然初期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但是更加具有争议的焦点是依靠公权建立的“征信体系”,是否系统全面,是否与法律法规“背道而驰”,是否能做到对所有公众“一视同仁”的征信效果?

  至少部分条款看起来并不尽显公平,比如对于“获得信用加分可优先低保评选等款项”。低保针对的是一些低收入群众,跟个人信用程度何关?这种“先入为主”的定性低保对象必须是信用条件较好的群众,必将弱化公平,损害居民的基本权利。靠“信用评级”作为一切工作的标准和出发点,看似并不那么靠谱。原因在于政府看待问题的特定思维必然与群众利益诉求“相差甚远”。

  而相比其他的扣分项目,比如“围堵冲击党政机关、企业、工地、缠访、闹访”,“利用网络、短信诬告他人”。虽然这里面有违法之嫌,但是公民正常的上访、网络举报是不是属于扣分之列,有违征信条例了?如果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那么这样的征信体系又谈何作用发挥了?

  一个好的公民信用体系,应该服务于市场,以增加群众福祉为目的。相比政府主导,自筹自建的“征信体系”,必然会有不全面的“先天不足”。而建议由第三方作为信用评级的建设单位,但现实情况是“万中挑一”的信用评价单位不复存在。我国的NGO组织自治能力较弱,靠政府财政“输血”的公共组织不在少数,这样由政府发端和引导的征信体系便陷入恶性循环中的“原地踏步”。

  可见“信用评级”并不是万能的“特效药”。不能认为制定了“信用评级”,所有的工作都能“万事大吉”。什么样的工作标准都可以“信用评级”为依据,而不顾与法律法规的相抵触,这样的征信条例必然无助于经济民生工作改善。而靠政府自建的“信用评级”,并无权力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分配和随意剥夺。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大公首发P2P网贷黑名单


网络 2015-01-27 00:29:45

公积金贷款信用评级标准


网络 2014-04-19 21:57:00

Coface公司简介


网络 2013-09-10 14:39:00

邓白氏注册档案


网络 2013-08-31 22:59:29

标准普尔主权信用评级


网络 2013-08-13 22:42:10

标普执行副总裁介绍


网络 2013-08-12 23:15:19

穆迪在中国


网络 2013-08-05 00:00: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