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违的人每天只敲掉一点点,周六周日又不能执法。守规矩的人觉得太吃亏,大家都在搭。”在昨天举行的部分市人大代表座谈会上,违法建筑治理成为代表热议的话题。周星增代表现身说法,讲述拆违之难,“违法搭建 ...
“拆违的人每天只敲掉一点点,周六周日又不能执法。守规矩的人觉得太吃亏,大家都在搭。”在昨天举行的部分市人大代表座谈会上,违法建筑治理成为代表热议的话题。周星增代表现身说法,讲述拆违之难,“违法搭建最厉害的,就在高档别墅区!”
周星增说,他住的康桥半岛住宅区,有5000多户人家。七八年前几乎没有违法搭建现象,但现在80%以上的人家都搭建违法建筑。周星增对此现象做了深入调研。他发现,违法建筑已经产业化了。有几个人在康桥半岛专门做违法建筑生意,买入一套200平方米的房子,通过违法搭建,扩建成300平方米后再卖掉。康桥半岛甚至还有几家“配套”的施工队,搭建费用为每平方米3500元。
“我们先找物业公司,物业公司不管;再找到镇里面,但镇里说,第一,人手不够,第二,权力不够。我们也打了一些热线电话,还是没有多大效果;找拆违办,但又‘派单’回到康桥小区。”周星增说,最好的方法就是电视台曝光,可曝光一次,执法人员是来了,敲两下,又走了。施工队知道周末没人执法,趁这两天又建好了。
“高档别墅的违法搭建非常厉害。”袁继康代表也深有同感,他走访了几个别墅区,有的业主将庭院改房,有的将门道延伸,有的升高屋面,一些违法搭建现象已存在十几年之久了。
违法建筑为何屡禁不止,该如何治理?袁继康认为,首先是业主自律。应该通过业委会事先制定规章制度,比如装修什么可以动,什么不可以动,动了以后要承担什么结果?以公约的形式对每个业主形成制约。
《上海市拆除违法建筑若干规定》等相关法规已制定,“法规分工明确,但实际运作中,每个违法建筑的情况都很复杂,很多情况交叉不明,大家都不太愿意出头啃这块‘硬骨头’。”崔丽萍代表建议整合部门之间的力量,联合执法。
袁继康还建议,对于违法搭建的建筑,在今后的产权交易上应有所限制,比如不能抵押,甚至记录到诚信系统中。他还建议,违法建筑在动拆迁时,坚决不能补偿,从行政执法上把他们管住。
治理违法搭建难在哪
先找物业公司,物业公司不管;再找到镇里面,但镇里说,第一,人手不够,第二,权力不够。打了一些热线电话,还是没有多大效果;找拆违办,但又“派单”回到了小区。
法规分工明确,但实际运作中,每个违法建筑的情况都很复杂,很多情况交叉不明,大家都不太愿意出头啃这块“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