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面临着一些相当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我想老百姓的基本愿望就是能够克服这些严重的经济和社会矛盾。大概是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所谓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靠投资拉动、大量耗费资源来实现增长的这样 ...
现在中国面临着一些相当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我想老百姓的基本愿望就是能够克服这些严重的经济和社会矛盾。大概是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所谓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靠投资拉动、大量耗费资源来实现增长的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不能持续。它造成了许多的问题,而且现在变得越来越严重。从最微观的来说就是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现在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程度,我通常说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受到了破坏,空气、水、土地现在的情况都很严重。
那么进而再说到更复杂的问题就很多了,一直到宏观的问题。宏观的问题是因为大量的靠投资来拉动增长,它一定就会造成货币的超发,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压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是体制上的问题。体制上的问题使得老百姓的一些最基本的追求——比如亲民、官员的廉洁,这些都做不到。
这中间最核心的矛盾还是体制问题,经济体制、社会认知体制。体制上有缺陷,所以就会造成腐败的绵延,造成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转不过来,转了十几年了,而问题积累得越来越多。
施政所向首先就是要找出问题出在哪里,然后找出怎么就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然后用政府的力量和大众一块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里我不得不说有一个普遍的误解,认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和老百姓的收入是线性相关的,就是说一定的增长速度就必须付出这个代价。这之间的关系不是这样简单的。经济增长是必要的,问题是看你怎么增长,靠什么办法增长,这就是所谓增长方式问题。
最近一个例子,去年和今年增速下降了好几个百分点,这一年半的时间。就业呢?就业的情况比前两年要好得多。在我那本书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抉择》)就讲到了当时讨论问题出在哪里,叫体制性障碍。体制性障碍主要的就是政府有太多配置资源的权利,政府把GDP的增长看成政绩的主要标志,这是问题所在。那么怎么办?转变方式。转变方式的核心就是提高效率。
我们的产业结构还有问题,所以一般是没有知识的劳动者就业情况好,反倒是大学毕业生、有学位的就业情况很不好,这一原因是因为生产结构有问题。高附加值的、高技术含量的比重仍然太低。我们当然需要进一步改进,但一定要打破那种想法,说是一定要保持多少的增长速度才能保证就业,并不是这样的。
运用国家的资本来做政府应该做的事情。这是个方向性的转变,过去是政府官员变成了企业的经理人,这是不正常的,这是搞不好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现在的问题就是看怎么落实了。
最近十年来我国M2增长率(广义货币增长率)太快。钱太多了,有些人要保值就要投资买房,又因货币很多购买力很强,就把房价炒上去了。货币超发最根本的原因在我看来就是增长模式。用投资来拉动增长,为了保证增长速度达到一定程度。
而你自己的实际潜在增长率,就是你现在这种技术水平可以达到的,往往是要超过。超过怎么办,就来发钞票积压这种资源。就因为你寅吃卯粮,超过实际掌握资源的数量,要去用它来支撑增长。所以就会货币超发。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