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二维码蔬菜”还需诚信“浇灌”

来源:网络 2014-06-10 23:39:11

  市面上有不少带着二维码“身份证”的食品,号称可实现“全程可追溯”。然而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其中一些食品的价格比普通食品高出一倍,但二维码背后所传递的内容却非常有限,远远达不到“全过程可追溯”的标准。 ...

  市面上有不少带着二维码“身份证”的食品,号称可实现“全程可追溯”。然而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其中一些食品的价格比普通食品高出一倍,但二维码背后所传递的内容却非常有限,远远达不到“全过程可追溯”的标准。

  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一些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试图通过二维码等新技术实现食品全程可追溯。按照企业宣传的说法,扫码便可知晓食品生产的地址、日期等相关情况,有的甚至还链接了生产视频,听起来确实“高大上”。科技改变生活,将二维码应用在食品流通领域的思路值得称赞,既有助于企业加强自身管理,也提升了消费者的安全感。从记者走访的情况来看,一些打上二维码的“高科技”蔬菜明确标出了包装时间、生产日期、企业电话、地址等信息,比起农贸市场中的“三无产品”,确实更可靠一些。

  然而,作为不少商家宣传的核心卖点,二维码技术以及全程可追溯体系却并不像广告中描述的那么给力:记者扫描了15个二维码,仅有一个扫出了厂家的网站主页,其余要么弹出无法识别的链接,要么干脆就是乱码文本。不扫不知道,一扫吓一跳,原来号称高科技的二维码,大多只是个幌子而已。

  说好的全程可追溯为什么实现不了?在我看来,厂家将原因归咎为成本太高只是托词。市面上号称能够实现全程追溯的蔬菜,价格比普通蔬菜贵出许多。消费者之所以愿意花高价,也就是看中了全程可追溯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蒙在鼓里的老百姓为“莫须有”的高科技买单,商家却没有兑现承诺。除了食药监等部门要好好核查一下这些食品的安全性以外,工商等市场管理部门也应该查查这些企业是否涉及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问题。

  不少市民说,自己不会刻意去扫食品上的二维码。某种程度上,正是市民的大意给了不法商家钻空子的机会。食品安全关乎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购物买菜扫扫二维码既是对健康负责,也是对生产企业的督促。长远来看,二维码仍将是构筑食品全程可追溯的重要技术手段,只不过再先进的科技也需要企业拿出诚信经营的精神,才能让科技进步真正造福市民。今后有关部门还应加大打击力度,广泛收集市民投诉、举报,一旦发现有企业借助虚假二维码自抬身价,不妨向社会公布,让这些不讲诚信的商家亮亮相。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发改委召开PPP信用体系建设座谈会


鹰眼新闻网 2018-07-03 15:53:46

民营个人征信牌照缘何遭遇难产?


互联网 2017-06-12 22:57:14

你知道你的个人信用吗?


温州日报 2014-04-08 10:52:35

中国食品安全诚信宣言大会将举行


中国妇女报 2013-12-18 14:13: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