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交通违章,似乎只要缴纳罚款、接受处罚之后,就不会对驾驶员造成影响了。不过这种观念需要改改了,不久之后,交通违章将被纳入失信行为,并记入个人诚信档案,也许你的某次闯红灯,最终会影响到贷款甚至就 ...
现在的交通违章,似乎只要缴纳罚款、接受处罚之后,就不会对驾驶员造成影响了。不过这种观念需要改改了,不久之后,交通违章将被纳入失信行为,并记入个人诚信档案,也许你的某次闯红灯,最终会影响到贷款甚至就业。
《江苏省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信用试行管理办法》中规定:在江苏连续居住满1年以上的机动车驾驶人和所有权人都是适用对象。
《办法》将失信行为拟分为3个层次:像肇事逃逸被判刑等属于“严重失信”;醉驾、毒驾、飙车、伪造号牌等属于“较重失信”;酒驾、遮挡号牌等属于“一般失信”,闯红灯、违停、超速等常见交通违法行为,年检周期内累计达20次,也属于“一般失信”。
此外,交通信用将与公务员招录、个人信贷、车辆保险等挂钩。近3年有较重交通失信行为、近5年有严重交通失信行为的人,将不能被录取为公务员,同时近5年有严重交通失信行为的人将被限制贷款。对此,驾驶员也是反应不一。“这个没必要吧,开车就是开车,贷款是个人信用问题。有可能开车一不小心违章,那跟个人信用是两码事吧。 ”“反正严一点也好,不然的话现在酒驾也多,严一点,约束一点,大家也都多注意一点了。”“应该这样做,严格一点好,因为现在交通事故太多了。”
其实早在去年,江苏省就已经颁布了“自然人失信惩戒办法”,提出将交通违章与个人诚信挂钩。在很多发达国家,交通违法等行为早被就纳入个人信用体系中,公民一旦因交通违法行为过多或严重交通违法导致个人信用有污点,在求职、贷款等领域就会四处碰壁。
特约评论员杨春华认为,“这样的管理实际上是跨度很大的创新, 比如说水电费的缴纳,交通秩序的遵守,这个实际上是介于法律法规以及道德修养之间的领域。现在因为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日常生活中间的这些行为,能够使用一套比较严密、规范的征信体系来调节,单纯从维持良好社会秩序来讲,这种方法当然是可行的。”
此外,《办法》还设置了救济程序,规定一年内参加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满60个小时的,或因见义勇为被市级以上表彰评为先进个人的,可对一般交通失信信用记录进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