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国楼市是否供过于求的问题,业内人士展开激烈的辩论,万科副总毛大庆在建策沙龙上发言指出近年来中国年千人建设套数远超发达国家。数据也显示中国商品住宅在建面积和销售面积持续走高。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 ...
围绕中国楼市是否供过于求的问题,业内人士展开激烈的辩论,万科副总毛大庆在建策沙龙上发言指出近年来中国年千人建设套数远超发达国家。数据也显示中国商品住宅在建面积和销售面积持续走高。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哈继铭认为,人口结构变化也将导致购房需求触顶。但也有部分开发商仍然看好楼市,比如任志强和郁亮。任志强认为楼市没有供应过剩,郁亮则声称房地产未来还有广阔发展空间。
根据毛大庆在建策沙龙上的发言,2009-2011年,我们全社会住房竣工面积,年均18.5亿平方,折合每年平均建设1627万套。按照1627万套/年的速度,到2020年我国将增加11389万套房子,按照一套房子可满足3个人的居住标准,新增的房子将可以满足3.4亿人的住房需求。
城市的年千人套数,它代表住宅水平和推断市场供应容量,它是国际上用来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欧美和日韩等国家的峰值都没超过14,而中国已经由2000年的5蹿升至2011年的35。
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哈继铭指出,过去几年,房地产飞速发展中,在建商品住宅于2013年底达到48.63亿平方米,相当于当年商品房需求量的4.2倍,高于其长期3.3倍的平均值。
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哈继铭在《中国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的三大原因》一文中称,住宅投资占GDP的比重在中国已达到8.5%,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历史峰值。
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哈继铭认为,自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至1970年代初期,中国出生率一直保持在高位,诞生了为数众多的“婴儿潮一代”。随着婴儿潮一代年开始退休,中国人口红利预计在2015年见顶。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哈继铭认为,过去几年,中国主要城市的房价增速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速,估算的购房居民的月供收入比有所上升,显示出房屋购买力下降。
任志强认为,我们计算为存量的房子不是真正的存量,只是有销售证的房子,但是房子很可能刚达到基础正负零,还没竣工。如果销售不好,我可以放慢建设速度啊。
郁亮则认为中国房地产业未来仍将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以中国和日本的城市化率作比较:2013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3.7%,而日本1955年就已经达到56.1%;日本房地产市场有两个重要转折点,一是1974年,从高速发展转向平稳发展,一是1992年,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