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员陶冬接受6月号《信报财经月刊》专访时预言,中国正酝酿新一轮风暴,风眼是信用危机,警告未来2、3年将步入去杠杆化的过程,阵痛在所难免。(瑞信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分 ...
瑞信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员陶冬接受6月号《信报财经月刊》专访时预言,中国正酝酿新一轮风暴,风眼是信用危机,警告未来2、3年将步入去杠杆化的过程,阵痛在所难免。
(瑞信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员陶冬)
被问到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最大危机是甚么时?陶冬说,“最大问题不是增长,当经济学家还在争论不休时,市场已经接受经济增长只有6%了。经济滑落没有什么大不了。最担心的是信用风险!”他说:“地方债、影子银行、开发商借贷、民企联保互保……都一脉相承,在金融创新的名义下,风险被捆绑在一起了。”
陶冬忧虑,当央行不断收缩流动性,利率缓慢上升,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这几个脆弱环节就会断裂,产生连锁反应。“以目前中国金融系统杠杆之高,影子银行之大,我觉得信用风险上升了很多!”
今年约有3.5万亿人民币的地方债到期,还有2.3万亿人民币信托于年中到期。陶冬预测,6月份是还债高峰期,未来或有更多的违约事件。“过去几年中国的增长模式,就是用民间超高的储蓄,来垫高虚无缥渺的经济增长。老百姓的储蓄被转移到了房地产、地方债、债券市场……”
谈到楼价:“你只要去看看中国二、三线城市有多少鬼城、空置房,就知道房地产泡沫有多严重。无论是大城市、小城市,今天我都觉得不值得投资。”陶冬警告,中国的房价已爬到树梢,跌下来伤筋断骨的可能性愈来愈大。
事实上,近年内地楼价已出现了几个下跌的苗头。
一、刚性需求与投资需求此消彼长。“投资性需求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我们估计去年购房者中,高达七成都是投资性需求,换句话说都非第一套房。一旦预期楼价跌,投资需求会突然一夜之间消失。”
二、借贷成本相对租金回报率愈来愈高。“这个规律在中国稍为弱一些,因为中国人很少投资工具,而且存在大量零成本的腐败房。但如果此消彼长的话,计划置业者最终会由买房转为租房。”
三、开发商去库存压力愈来愈大。“过去几年,由于房地产狂牛,小跌后往往是大涨,助长了开发商囤积居奇的心态。当开发商大量的资金押注在土地,就会有去库存的压力。”
四、货币环境已由宽松转为从紧。“房地产只升不跌的神话,其实是拜延续了10年的宽松货币政策所赐,人民银行已表明会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陶冬形像化地比喻,即使房价翻了十万八千里,房地产仍是在货币政策这一如来佛的掌心内,一合掌就会被压在五指山下。
至于中国楼价会否硬着陆?“全世界所有政府的政策都是以避免硬着陆作为目标,但结果都是硬着陆,对于中国来说,也可能没有例外。政府在一个特定时间,对于房地产会有一个主导性的影响力,但如果我们忽略了市场的原则,就会发现错得很离谱。”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