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陶冬:中国恐爆信用危机

来源:网络 2014-05-30 17:20:12

瑞信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员陶冬接受6月号《信报财经月刊》专访时预言,中国正酝酿新一轮风暴,风眼是信用危机,警告未来2、3年将步入去杠杆化的过程,阵痛在所难免。(瑞信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分 ...

瑞信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员陶冬接受6月号《信报财经月刊》专访时预言,中国正酝酿新一轮风暴,风眼是信用危机,警告未来2、3年将步入去杠杆化的过程,阵痛在所难免。

陶冬

(瑞信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员陶冬)

被问到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最大危机是甚么时?陶冬说,“最大问题不是增长,当经济学家还在争论不休时,市场已经接受经济增长只有6%了。经济滑落没有什么大不了。最担心的是信用风险!”他说:“地方债、影子银行、开发商借贷、民企联保互保……都一脉相承,在金融创新的名义下,风险被捆绑在一起了。”

陶冬忧虑,当央行不断收缩流动性,利率缓慢上升,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这几个脆弱环节就会断裂,产生连锁反应。“以目前中国金融系统杠杆之高,影子银行之大,我觉得信用风险上升了很多!”

今年约有3.5万亿人民币的地方债到期,还有2.3万亿人民币信托于年中到期。陶冬预测,6月份是还债高峰期,未来或有更多的违约事件。“过去几年中国的增长模式,就是用民间超高的储蓄,来垫高虚无缥渺的经济增长。老百姓的储蓄被转移到了房地产、地方债、债券市场……”

谈到楼价:“你只要去看看中国二、三线城市有多少鬼城、空置房,就知道房地产泡沫有多严重。无论是大城市、小城市,今天我都觉得不值得投资。”陶冬警告,中国的房价已爬到树梢,跌下来伤筋断骨的可能性愈来愈大。

事实上,近年内地楼价已出现了几个下跌的苗头。

一、刚性需求与投资需求此消彼长。“投资性需求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我们估计去年购房者中,高达七成都是投资性需求,换句话说都非第一套房。一旦预期楼价跌,投资需求会突然一夜之间消失。”

二、借贷成本相对租金回报率愈来愈高。“这个规律在中国稍为弱一些,因为中国人很少投资工具,而且存在大量零成本的腐败房。但如果此消彼长的话,计划置业者最终会由买房转为租房。”

三、开发商去库存压力愈来愈大。“过去几年,由于房地产狂牛,小跌后往往是大涨,助长了开发商囤积居奇的心态。当开发商大量的资金押注在土地,就会有去库存的压力。”

四、货币环境已由宽松转为从紧。“房地产只升不跌的神话,其实是拜延续了10年的宽松货币政策所赐,人民银行已表明会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陶冬形像化地比喻,即使房价翻了十万八千里,房地产仍是在货币政策这一如来佛的掌心内,一合掌就会被压在五指山下。

至于中国楼价会否硬着陆?“全世界所有政府的政策都是以避免硬着陆作为目标,但结果都是硬着陆,对于中国来说,也可能没有例外。政府在一个特定时间,对于房地产会有一个主导性的影响力,但如果我们忽略了市场的原则,就会发现错得很离谱。”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假离婚首付贷要被计入征信不良


江苏电台 2016-03-28 08:51:00

乳企无视黑名单考验的是谁的信任


中国产经新闻报 2016-03-03 07:40:3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