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东莞南城刚需大盘世纪城·幸福公馆于4月底开盘时,其中一栋楼推出带精装修的特价房,整体均价约为9800元/平方米。而东莞市物价局网站上,该栋备案的整体均价为12439元/平方米。也就是说,这部分 ...
日前有媒体报道,东莞南城刚需大盘世纪城·幸福公馆于4月底开盘时,其中一栋楼推出带精装修的特价房,整体均价约为9800元/平方米。而东莞市物价局网站上,该栋备案的整体均价为12439元/平方米。也就是说,这部分房源价格下降幅度高达21%,明显超过了规定的15%。部分购房者买到世纪城·幸福公馆推出的特价房后发现,由于这批房源低于开发商此前备案价2000多元/平方米,违反了政府“超过备案价15%降幅,需重新备案”的规定,无法进行网签。
无法进行网签意味着购房者与开发商签不了买卖合同,这对购房者和开发商都有一定的风险。购房者既然下定决心买房,肯定对当前房屋的质量、交通、环境等各方面较为满意,如果合同签不了,其他顾客看上了这栋房子,出价更高,无疑让购房者承担一定的风险,虽然大部分开发商还是有一定的信誉做保障。
对于开发商而言,潜在的风险和实际的压力恐怕就更大。第一,现在楼市行情很不好,购房者入市买房并不积极,能够出手买房的都是有购买力的刚需一族,十分难得,但是实力可能并不是很强,稍微一犹豫有可能就改变了想法,后续成交更麻烦;第二,虽然开发商可以想办法解决问题,但是毫无疑问会耗费一定的时间,最短20天,手续麻烦,耗费人力物力不说,还有可能办不下来,因为地方政府不审批通过;第三,即使审批通过了,将近拉长一个月的销售时间,这对房企而言,意味着销售回款速度慢多了、周期拉长了,这无疑是打击房企的命门,行业不景气,银行不给力,购房者不积极,现在再人为增加一堵墙,房企资金链压力将更大,难怪房企很焦虑。
地方政府很矛盾,一方面,松绑“限购限贷”政策暗流汹涌;另一方面,却又限制开发商自主行为,不愿意让开发商大幅降价,对开发商降价设立底线。这样纠结的行为,这样矛盾的心理,地方政府这是要闹哪样?虽说民营企业家们始终活跃在市场第一线,能够存活下来的都多少适应了无所适从的经济政策,但是也不能用这样明显的行政手段影响开发商自主定价的权利。房价高的时候,数字蹭蹭的往上涨,似乎没有看到地方政府的影子,说“上涨15%就不能涨了”,不少城市上涨幅度一度高达20%以上。怎么这房价才开始下降,地方政府就伸出手了呢?最低降价幅度不能超过15%,为何这样规定,有什么理由这样规定?只能是寒了真正想买房的普通百姓的心;只能是让开发商更加的焦头烂额,本来降价跑量是当前首要策略,却难以实施。
松绑“限购限贷”政策不一定能起到效果,最实在的还是降价,买房与卖房信心都不足,楼市调整不可避免,需要有更大的起伏波动,让购房刚需一族有能力买上房。地方政府担心土地财政可以理解,但是在整体楼市、整体宏观环境面前,还是应该适当让步,向长远看,逼死一批中小型开发商对地方经济没有多大好处。跟着中央的步调,该干嘛干嘛,不要过分干预楼市发展,否则只能让老百姓更加认清自己的一副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