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5月,路人已换上了夏装,但青岛的楼市却寒意渐露。 青岛的地产版图中,以胶州湾为界,被划分为东、西海岸,相比“寸土寸金”的东海岸,成本较低的西海岸曾让房地产开发商垂涎欲滴。但如今,被定位为青岛第 ...
时至5月,路人已换上了夏装,但青岛的楼市却寒意渐露。
青岛的地产版图中,以胶州湾为界,被划分为东、西海岸,相比“寸土寸金”的东海岸,成本较低的西海岸曾让房地产开发商垂涎欲滴。但如今,被定位为青岛第二个主城区的西海岸,已然成为全市库存最高区域。
此外,4月份青岛的住宅均价出现了8年来的首降,购房占比达50%~60%的地缘性客户,在“买涨不买跌”心态的带动下,观望情绪渐重。
在业内人士看来,去年楼市的翘尾狂飙,提前透支了今年的刚性需求。曾如焰火般灿烂的西海岸楼市,如今泡沫气息渐浓。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往青岛展开调查,尝试揭开西海岸楼市泡沫的虚实……
地缘客“退烧”
在“西海岸”的原住民眼中,10多年前仍是渔村的安子,与青岛老城区的距离虽只隔胶州湾,但至多只算是老黄岛的郊区。不过,2011年6月30日,在胶州湾海底隧道开通后,距青岛最近的安子片区,迅速成为青岛人“入侵”西海岸的桥头堡。
作为安子片区某地产项目置业顾问,杨海(化名)所在的项目,一期于2010年即开盘销售,“最火的2012年、2013年,购房者多是来自市区的上班族。”杨海口中的“上班族”,是出行以出租和公交为主,基于工作、生活便利,选择就近置业。在地产业内被称为“地缘性客户”,或“地缘客”。
在杨海看来,隔着胶州湾,隧道就5分钟的路,2011年黄岛房价7000元/平方米,青岛却超过1.7万/平方米,“悬殊的差价,勾起了地缘客的置业欲望”。
2013年底,新一轮调控政策落地各个城市,岛城购房者亦闻“控”色变。然而,包含原胶南市与老黄岛的“西岸新城”新黄岛区,反倒迎来了年底销量的翘尾。据青岛新闻网数据显示,2013年12月,黄岛区以4483套的成交量傲视全市,占成交总量的近三成,环比增长四成多。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