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行西宁中支着眼于优化藏区金融生态环境,全方位深入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了金融支农惠农的有效载体,显著破解了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农牧小微企业“贷款难、担保难、贷款贵”问题,促进了农牧 ...
近年来,人行西宁中支着眼于优化藏区金融生态环境,全方位深入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了金融支农惠农的有效载体,显著破解了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农牧小微企业“贷款难、担保难、贷款贵”问题,促进了农牧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人行西宁中支拓展包容性农村金融政策,研究制定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经济金融优惠办法》、《农村互助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实施了“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期限优惠、手续简便”等多方面的信贷优惠政策,实行贷款“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依托信用创建,青海藏区开发了“信用户+农户联保+信用专业合作社”、“农户联保+担保基金+特色农业+银行信贷”百万联保、“担保公司+农村合作组织+信贷”、“一县一品一特色”等金融支农模式,金融全面支持农牧产业化、现代化和农牧民增收致富。
提升央行再贷款政策效力。青海藏区对积极开展信用创建的地区给予央行支农再贷款激励倾斜,2013年,全省新增信用创建领导小组35个,涉农金融机构信贷支农惠农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新增涉农贷款309.65亿元,同比增速比其他贷款高出8.94个百分点,涉农贷款比例达到38.83%,同比提高2.65个百分点。
健全立体化的金融支农风险补偿机制。该省发挥财政撬动作用,省、县财政按1∶1的比例出资建立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对成长型、带动产业链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该行推动建立健全“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农村互助资金”、“贫困互助资金”、“农户联保”、“村民互助基金”等新型担保方式,形成了以财政担保为主体、多种形式农村信用联保机制为补充的立体化金融支农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全省财政支农融资担保资金总额达3.71亿元,为5万户多农牧户提供了19.31亿元贷款担保,最高放大倍数达到了1∶10。与此同时,全省农村信用社连续四年实现了盈利。
截至2013年末,青海藏区共建立农户经济档案48.5万份、信用农户249423户、信用村1255个、信用乡镇88个、信用县1个,总体完成了“50%的贷款农户创建为信用户、35%的行政村创建为信用村”的目标,信用创建为藏区金融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