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支票使用的普及,近年来我省票据纠纷数量逐年增长,其中主要原因是空头支票数量大幅增加。今后如果再想用“空头支票”蒙别人一时,可要好好想想了,因为这将进入人行征信系统的负面记录。 昨日,人行石家 ...
随着支票使用的普及,近年来我省票据纠纷数量逐年增长,其中主要原因是空头支票数量大幅增加。今后如果再想用“空头支票”蒙别人一时,可要好好想想了,因为这将进入人行征信系统的负面记录。
昨日,人行石家庄中心发布了《河北省存款人签发空头支票信息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将签发空头支票纳入信用管理,已自印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办法》中所指签发空头支票为:存款人签发账户余额低于支票票面金额或故意签发与其预留的本名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的行为。据介绍,在金融活动中,签发空头支票的行为屡禁不止,侵犯了持票人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正常的支付结算秩序。此次人行将该行为纳入信用体系管理,金融机构会将存款人签发空头支票的相关信息,记录在征信系统“大事记”栏目中,供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审查、支付结算服务和有权机关查询使用。
据介绍,一旦留下签发空头支票的不良记录,存款人今年申请贷款、出国等一系列金融活动都会受到影响。根据相关规定,信用不良记录会一直在征信系统中保留5年。
记者采访我省多家金融机构了解到,目前空头支票数量大幅上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商业主体票据专业知识缺乏,防范意识差。许多企业和个人未经慎重审查及调查出票人资信情况,即接受空头支票。二是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制裁力度不足,处罚仅限于低额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