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9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中国石化股份”)发布公告,其董事会通过了《启动中国石化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的议案》,决定对公司油品销售业 ...
2014年2月19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中国石化股份”)发布公告,其董事会通过了《启动中国石化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的议案》,决定对公司油品销售业务板块进行重组,同时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社会和民营资本持股比例将根据市场情况厘定。董事会授权董事长在社会和民营资本持股比例不超过30%的情况下行使下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确定投资者、持股比例、参股条款和条件方案,并组织实施该参股方案;(2)签署交易文件及相关其他文件,并办理与前述事项相关的审批、登记、备案、披露等程序。
分析师观点:中国石化股份此次重组并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的业务对投资者吸引力较大。公司油品销售业务板块拥有完善的成品油销售网络,按照加油站数量计,公司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成品油供应商。截至2013年底,销售业务板块拥有自营加油(气)站30,532座,成品油管线超过1万公里,储存设施的总库容约1,500万立方米。2013年公司在中国境内成品油经营量持续增长至1.65亿吨、同比增长3.8%,零售量1.14亿吨。目前公司的油品销售业务收益较为稳定,而且拥有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原油加工能力,生产的成品油品质较高,满足国家新升级的环保标准,因此加油站的油品来源和质量能有保障,市场品牌受到国内消费者认可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经营风险较小,这对追求稳定收益和低风险的社会和民营资本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此次重组如果成功将为公司带来较多的现金收入,有利于减轻公司债务负担和未来资本支出压力。2010~2012年,中国石化股份油品销售业务板块三年平均EBIT约为400亿元,以公司2014年2月20日收盘价的大约8倍PE来计算,该业务估值约为3,200亿元,如果将该业务30%出售给社会资本,将起到盘活资产的作用,估计将为公司带来约1,000亿元的现金收入,以2012年底的数据计算,该笔现金收入将令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4.15个百分点至51.71%,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下降3.65个百分点至30.44%,公司债务负担将有所减轻。此外,公司近年来资本支出规模稳步增长,2011~2012年公司资本支出分别为1,131.51亿元、1,301.84亿元和1,689.68亿元,年均增长15.38%,该笔资金也将为公司减轻不断增长的资本支出的压力。
社会和民营资本的话语权受限是其参与此次重组的主要障碍,分红政策的制定也对社会和民营资本引入能否成功产生较大影响。此次中国石化股份油品销售业务对社会资本开放的程度仍然有限,社会资本持股占比总体上局限于30%以下,且受制于油品保障等因素,社会和民营资本一旦进入,其地位大体上将仅仅局限于财务投资者,经营管理方面的话语权有限,这将成为社会和民营资本主要考虑的风险。此外,分红政策的制定也是决定社会和民营资本是否愿意进入的重要条件,如果分红政策吸引力不足,社会和民营资本将缺乏积极参与此次重组的动力,最终可能带来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