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周中石化宣布启动油品销售业务重组并引入民资后,国家能源局也率先从油气管网入手向“三桶油”的垄断“动刀子”。 《经济参考报》记者24日获悉,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油气管网公平开放监管办法(试行)》( ...
继上周中石化[微博]宣布启动油品销售业务重组并引入民资后,国家能源局也率先从油气管网入手向“三桶油”的垄断“动刀子”。
《经济参考报》记者24日获悉,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油气管网公平开放监管办法(试行)》(下称《办法》),明确提出将加强监管,要求在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有剩余能力时,应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平等开放管网设施,提供输送、储存、气化、液化和压缩等服务。相关运营企业应根据一定排序,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平等、无歧视地开放管网设施。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这意味着由“三桶油”垄断油气管网的局面将会改变,其他国企或者民企有了可以介入油气管网的政策保障。但这只是打破油气管网垄断的第一步,要想真正实现无歧视开放,只有实行网运分开,将油气管网业务完全独立出来。
据了解,作为油气领域的重要环节,油气管网设施包括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干线和支线,以及与管道配套的相关设施。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油气管道总里程10.6万公里,主干油气网处于“三桶油”高度垄断经营的状态,其中,中石油运营着全国约70%的原油管道及约90%的天然气管道,而部分省份也出现了天然气管网由地方企业垄断经营的现象。
“这是打破油气管网垄断的重要一步,但这种开放的作用很有限,而且即使有监管,三桶油还是可以用技术问题等理由将其他企业挡在门外。”林伯强认为,要真正实现“无歧视开放”的,必须将油气管网完全独立出来建立新的公司,非竞争的关系才能有真正的公平。 “目前,三大油企都是下游纵向一体化运营,这使得企业内部出现管输关联交易、管输成本不透明的问题,而外部市场主体也难以进入,受困的不仅有本就处于弱势的民营油企和燃气公司,也有很多央企。”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表示,随着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油气终端销售业务主体逐渐多元化,油气管网开放的迫切性与日俱增,要想鼓励民资开发上游,必然要放开油气管网。据悉,国家能源局将对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相关事宜进行监管。
不过,中国石油(7.51, 0.00, 0.00%)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认为,从长远来看,天然气管网分离、独立运营是趋势,但目前中国天然气管网处于发展建设阶段,还需要靠石油公司的财力来完成,不拆分还是有优势的。不管是独立运营还是不予拆分,怎么保证第三方准入和政府如何监管是最重要的。据国家能源局透露,正在抓紧制定《办法》相关合同、信息公开制度等配套文件。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