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楼市"唱崩"论调同样值得警惕

来源:网络 2014-02-24 18:04:17

对于最近俨然成为主流声音的“楼市崩盘论”,切不可简单评判、妄下定论,不妨将其作为一种现象,探寻背后的利益纷扰和心态纠结,剖析潜藏的结构失衡和深层风险。风起于青萍之末,最近,“楼市崩盘论”异军突起,在公 ...

对于最近俨然成为主流声音的“楼市崩盘论”,切不可简单评判、妄下定论,不妨将其作为一种现象,探寻背后的利益纷扰和心态纠结,剖析潜藏的结构失衡和深层风险。

风起于青萍之末,最近,“楼市崩盘论”异军突起,在公众舆论中掀起蝴蝶效应——几天前,一篇《房价已经崩盘的5点证据》蹿红网络,很多人将信将疑;而元旦以来,看空房地产市场的言论也早已层出不穷,“放炮专家”谢国忠再称2014年房价将跌50%,业内“大佬”王石说今年“形势不妙”,2014年将成开发商“逃命年”……

2014年的中国楼市真的濒临所谓“崩盘”边缘?对房价下跌的所谓“大概率事件”预测到底应该怎么看?这些问题历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正方反方的辩论有时更是沦为“鸡同鸭讲”。这也正是现代经济问题的复杂性所在。否则,全球金融危机也不会在众多经济学家的愕然之中不期而至。

悲观者自然有着最新的论据,比如常州、杭州等城市部分楼盘大幅打折促销的消息,又如所谓1月份超九成城市成交量环比下跌的监测。当然反证更多,比如据新华社消息,就在楼市崩盘论在互联网、微信朋友圈里转发最热闹之际,1月京沪深穗四市土地成交均价达每平方米10136元,环比涨125.1%,同比涨253.1%,创历史单月新高;同时,陆续公布的房企年报显示,各主要房企去年利润和销售业绩均创纪录,并纷纷上调2014年的销售目标……

可见,对于最近俨然成为主流声音的“楼市崩盘论”,切不可简单评判、妄下定论,而必须有足够的警惕,不妨将其作为一种现象,探寻背后的利益纷扰和心态纠结,剖析潜藏的结构失衡和深层风险。所谓“警惕”,一方面要看透纷扰、明辨是非,另一方面也要兼听则明、闻过则喜。换言之,既要警惕一些利益群体或不负责任专家对楼市的蓄意唱空、唱衰甚至“唱崩”;又要警惕中国楼市高歌猛进背后的“亚健康”、非健康里子,尽早未雨绸缪治“未病”、“欲病”,治疗病症初显但尚未大发作的“已病”。

不排除部分专家确是出于公心,真正对楼市悲观多多、忧心忡忡,但也要看到还有一些人刻意唱衰楼市或为个人“曝光度”之需,或乃利益所驱——这种“多空博弈”在此前的很多行业内已多次重演,个中玄机,无需赘言。

超越这种具体的名利纷扰,楼市“崩盘”的公众性疑惑与担忧,也确实“载不动、许多愁”,包含了对楼市未来发展的内省和反思。在此,不妨借用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的“三期叠加”的论断,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楼市作为中国经济肌体中一个既成事实的重要组成,同样可以嵌入如此论断之中——30多年的“野蛮生长”,基数已逼近极致,必须回归理性,是谓“换挡”;财税体制的渐进式改革、农地“同权同价”的潜在冲击,对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形成缓慢消解,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楼市面临不同的深度调整,是谓“阵痛”;面对上一轮金融危机出台的4万亿刺激、楼市调控理念的摇摆,为楼市的继续狂飙突进带来机遇,但也步入效力衰减期,未来楼市必须回归常态发展路径,是谓“消化”。具体而言,楼市如何度过自己的“三期叠加”阶段,目前看来可选择的路径并不多,必须从剥离楼市与地市、与地方财政深入骨髓的关联度入手。

当然,这种“剥离”不可能手起刀落、立竿见影,毕竟今天土地财政综合征确已冰冻三尺、积重难返,同时也是财税体制和发展模式所致——正如广东省财政厅科研所所长黎旭东所说,“很多地方居高不下的房地产价格,实际上正是这种负债建设发展的模式导致的”。因此,对未来楼市也好经济大势也罢,均需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浮躁,多几分辩证,少几分偏执。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广福郡花园将于3月开盘 届时将推92-139平住宅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31:27

保利宁湖壹号今年4月开盘 3月初开放项目样板房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9:51

商业核心地铁物业 银海•尚御向幸福"冲锋"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3:15

告别裸婚时代 昆明小户型公寓圆一个蜗居梦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1-06-29 14:39:50

盛世弘强总价14亿拿下新区K23等三地块


新浪房产 2010-12-29 14:43:31

万达董事长:地王多央企造 推高房价功不可没


广州日报大洋网 2010-03-05 14:18:35

国土部酝酿农地入市抑制高房价


南方日报 2009-11-23 16:51:1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