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惩戒对象包括两类人 包括两类人:一是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所有的失信被执行人,二是被法院发出限制高消费令的其他被执行人。 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时,即为被执行人本人; 失信被执行人为单 ...
信用惩戒对象包括两类人
包括两类人:一是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所有的失信被执行人,二是被法院发出限制高消费令的其他被执行人。
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时,即为被执行人本人; 失信被执行人为单位时,还包括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
各级法院对个案人进行惩戒
要求各部门积极落实《备忘录》规定,确保联合信用惩戒落到实处。联合惩戒的实施,不影响现有法律框架内,各级法院对个案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或进行信用惩戒。
最高法统一发出限制高消费令
最高法院统一在“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平台”上对失信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与相关部门一道。
限制失信被执行人高消费,并采取其他信用惩戒措施。
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最高法应删除信息
被执行人因履行义务等原因,其失信信息被依法从最高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后,最高法院应在两个工作日内通知各单位解除限制。对新增加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最高法院应及时向各单位推送。
三大手段惩戒失信被执行人
1、是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2、是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3、是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媒体将发布信息营造惩戒失信氛围
由最高人民法院向签约各方推送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相关部门收到名单后,在其管理系统中记载包含相应惩戒措施等内容的名单信息,或者要求受监管的企业或单位实时监控,进行信用惩戒。在媒体广为发布,对失信被执行人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营造构建诚信、惩戒失信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