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李稻葵:楼市拥有足够“弹药储备” 不会大规模崩盘

来源:网络 2014-01-18 21:04:37

  “一个经济学者在公众空间,要以一种理性的形象出现,要用理性的话语讨论问题,这是一个严肃经济学者的风范。”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先生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2004年,李稻葵从香港科技大学转入清华大学任教 ...

  “一个经济学者在公众空间,要以一种理性的形象出现,要用理性的话语讨论问题,这是一个严肃经济学者的风范。”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先生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2004年,李稻葵从香港科技大学转入清华大学任教。此前,他放弃了在美国长期任教机会,毅然回国。那时他曾说:“中国目前需要认认真真研究中国自己所面临的重大经济政策问题的经济学家。”他要把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实践升华成理论和国际学术界同行进行对话。

  华尔街电讯董事会主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教授指出,评判一名经济学家是否合格主要有两点:第一,他对经济到底了解多少?第二,是否有创造力?

  2006年,《华尔街电讯》评出中国十大经济学家,李稻葵是其中之一。他曾经在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美国安娜堡密西根大学经济系和中国研究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等多所著名学府从事宏观经济观察、研究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制度变迁研究,并致力于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对话、沟通。

  2010年到2012年的三年间,他和周其仁、夏斌三位经济学家一起被任命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委员。在历任委员中,李稻葵无疑是最“活跃”的一位,他面对媒体侃侃而谈,他将“高深莫测”的经济学理论用最通俗易懂的言语传递给国人。同时他也是既懂中国经济又了解西方文化的人,身负着解读中国经济发展,让世界读懂中国的任务。

  他多次参与和美国、欧盟、世界银行、IMF等国际化机构的交流与对话。2008年至今,李稻葵连续多年赴瑞士参加世界“达沃斯”经济论坛,赴美国华盛顿参加IMF年会。他与基辛格辩论,打消了西方人对中国崛起的负面猜疑。它与劳伦斯会面,向美国阐释了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他长期关注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致力于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炼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兴趣集中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经济发展模式及制度变迁的跨国比较以及大国发展战略等。在乐观中发现风险,这是他的经济学研究职责所在。

  他曾在做客《杨澜访谈录》,展望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时,对房地产发表了独到见解,针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土地改革”、“财政税收改革”等与楼市息息相关的字眼,他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要短期控制价格,更要逐步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缺少其他的投资渠道”的问题,双管齐下,标本兼治。而且,拥有足够“弹药储备”的中国楼市,不会出现大规模崩盘。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双汇劫:五百亿的隧道视野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1-05-19 14:26:02

二套房贷首付提高至50% 靠谱?


云南信息报 2009-12-24 00:26:33

国土部酝酿农地入市抑制高房价


南方日报 2009-11-23 16:51:16

云南省文联文艺成就精品展隆重开幕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09-08-24 17:28:56

68%网友认为南京楼市并未回暖 小阳春是短暂


焦点南京房地产网 2008-11-19 13:16:44

降息难阻楼市价格战


新浪房产 2008-09-20 14:35:5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