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大豆进口量为6340万吨,同比增长10%,大豆进口量创历史新高,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头号大豆购买国。 2011年我国大豆进口量5263万吨,2012年为5750万吨,进口实现跨 ...
日前,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大豆进口量为6340万吨,同比增长10%,大豆进口量创历史新高,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头号大豆购买国。
2011年我国大豆进口量5263万吨,2012年为5750万吨,进口实现跨越式增长。在中央强调粮食安全自主的背景下,进口大豆飙升直接冲击国内大豆产业,也导致粮食自给率的直线下滑。
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12月进口大豆74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8.6%,为月度最高进口量,而2013年前11月进口量还只有5600万吨。
分析称,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是压榨利润改善激发需求。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有20家新的压榨厂正在建造或计划建造,多数会在2014~2015年投产,粮油信息中心指出,这会增加6.5万吨的日压榨产能。
目前,我国压榨企业进口大豆主要用于压榨豆粕(3372, -8.00, -0.24%)和豆油(6608,-22.00, -0.33%),豆粕用于制作动物饲料,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和乳制品消费量增加。但压榨行业大部分是外资企业,他们倾向于进口转基因大豆,且进口大豆具有价格优势。由于进口大豆已占据国内80%以上的份额,国内大豆产业也完全丧失了主导权,从豆农到饲料行业均受影响。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认为,这种超常规进口严重冲击了我国的大豆产业。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已从2005年最高峰的6323万亩下降到2013年的3105万亩,八年间减少了一半,直接原因就是进口大豆的冲击。一方面,每年大豆播种季节来临,国际大豆价格下跌,直接影响着豆农的选择,另一方面,大豆主产区玉米(2358, 0.00, 0.00%)与大豆的比较收益拉大也进一步影响着农民的选择。
由于转基因大豆大量进口的冲击及价格的一路走低,我国大豆价格一路走低。
在进口大豆占据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后,中国大豆直接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压榨企业也曾多次被迫停产。“只有在国家临储收购的时段才能拥有自己的定价权和话语权。”王小语说。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2013年12月16日,进口转基因大豆国内港口分销价格为每吨4300元,至2014年1月16日价格下跌到每吨4200元,每吨降低了100元。受此影响,黑龙江产区油厂的大豆收购价格也从每吨4300元,下调到4100元。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近期进口大豆价格下跌,省内大豆购销低迷,压榨企业停工的很多,“如果进口大豆及产品价格上涨的话,企业会开工生产。”
王小语认为,从国家粮食加工格局看,有必要在沿海加工区的辐射区域稳定一部分大豆种植面积。“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达到80%以上,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不稳定因素,通过沿海加工区域稳定大豆播种面积,可以逐步扭转原料对外高依存度的局面。”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