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汤唯遭电信诈骗引发银行是否担责讨论

来源:网络 2014-01-15 17:43:32

  汤唯因电信诈骗损失21万余元,让大家再次关注起屡禁不止的电信诈骗。  我们一边憎恶猖獗的骗子,一边也思考,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上当受骗?为什么那么多高学历的人也经不住骗子的忽悠?从心理层面破解骗术,预防 ...

  汤唯因电信诈骗损失21万余元,让大家再次关注起屡禁不止的电信诈骗。

  我们一边憎恶猖獗的骗子,一边也思考,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上当受骗?为什么那么多高学历的人也经不住骗子的忽悠?从心理层面破解骗术,预防受骗,可能是当下的务实选择。

  不过,学会防骗,远远不够,我们不能永远跟着骗子的脚步走,除了增强自我防范外,银行在客户转账汇款的过程中提醒到不到位?怎样建立一个安全的金融防控机制?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晨报记者 张岂凡 李晓明 实习生 陈曦

  汤唯在上海被骗21万元事件发生后,人们对于电信诈骗案件中银行是否也应该承担部分责任议论纷纷。如今,在上海的银行转账汇款,市民会得到怎样的提醒呢?

  昨日,晨报记者挑选建设银行(601939,股吧)、交通银行(601328,股吧)等银行的三家支行实地探访,交行在风险防范上做得相对完善,要求客户汇款前签署一份告知单,建行也会询问是否认识汇款对象,工行春申支行则未作提示。除了记者探访的这三家支行,从媒体近期报道来看,银行对于电信诈骗的防范的确保持警惕的级别,银行工作人员识破骗局为客户挽回损失的案例频见报端。

  建行都市路支行:询问是否认识汇款对象

  昨日,记者来到建设银行都市路支行,办理转账业务。取号等待后,记者拿着银行软卡到柜台办理转账业务。银行工作人员先询问了转账金额、收款人的姓名和转入的银行账号,然后问记者是否认识对方,记者回答“认识”。工作人员随后又向记者再次确认是否要转出这笔钱,得到肯定答复后,该工作人员开始让记者填写转账单。

  填好转账单后,记者又称没带身份证,问是否可以凭密码办理转账,对方表示2万元以上必须出示身份证,记者汇款2万元可以只凭密码。

  交行春申支行:汇款前要签告知单

  在闵行区畹町路的交通银行春申支行,晨报记者昨日下午3点半进入营业大厅后,即被工作人员询问办理什么业务。在得到“转账汇款”的答复后,工作人员一边询问记者是否认识汇款对象,一边将业务单和排队号码递交给记者,并指导记者填写,但没有询问汇款金额和意图。

  等待20余分钟后,在业务窗口,工作人员接过业务单、银行卡后,首先向记者确认了汇款对象的名字,并问记者是否认识对方,得到肯定答复后又递来了一份“银行柜面转账(汇款)告知单”,要求阅读后,签字确认并留下联系方式。

  这份告知单上明确告知,近期犯罪分子利用所谓“安全账户”、“电话欠费”等理由的“电话诈骗”案件较为突出,请在转账时关注以下内容:切勿相信“银行账户不安全”、“银行账户涉及犯罪”等谎言;公安部门不提供安全账户,更不会指导您转账。告知单还要求汇款者在汇款前就“你认得对方吗?对方是你什么人?你为何要划款给对方?”等问题再好好想一想。这份告知单的落款单位是“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

  在签字确认后,工作人员继续办理业务,由于记者汇款金额只有2000元,只需银行卡密码就能完成转账。

  昨日记者在该支行期间,还有其他4人进行了转账汇款业务,其中一人持数十万元现金汇款。他们在进入大厅和业务窗口时,均先后2次接受工作人员询问,但只涉及“你是否认识对方”这一个问题,工作人员不过问汇款意图等信息,而当一名客户汇款至外地账户时,被告知需要一笔手续费。而这4人也都和记者一样被要求在告知单上签字,记者观察发现,其中3人都在仔细阅读告知单后再签字。

  期间,晨报记者曾询问工作人员该支行近期是否遇到过电信诈骗案件,得到的回复是“没有”。

  工行春申支行:不问汇款对象、转账原因

  昨日下午3点40分左右,晨报记者来到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春申支行,由于周围是住宅区,在银行出入的有不少老年人。

  在拿号处,记者找到一名女性工作人员,向其询问汇款转账业务。由于记者持有的银行卡并非工行账户,工作人员表示,无法直接转账,要先从ATM机取款后再用现金汇款。

  记者又询问转账需要提供哪些信息,得到的回答是:“如果是给工行的卡转账,只要提供开户姓名和卡号就可以了,如果不是工行的卡,除了姓名、卡号之外,还需提供对方银行的名称。”

  而后,该工作人员还向记者介绍了手续费收取情况,并递给记者一张个人业务凭证单。在整个过程中,该工作人员对于记者是否认识汇款对象、转账原因等问题并没提问,也未进行风险防范的提醒。

  [案例·银行识破骗局]

  银行锁门难阻老人被骗

  老人被遥控骗去40万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1月 6日,辽宁沈阳一位70多岁的老人去中国工商银行沈阳黄河支行汇款。老人边打电话边汇款,电话另一头传来南方口音,遥控老人一步步地操作ATM机汇款。

  怀疑老人遇到了电信诈骗,银行员工赶紧上前阻止,但老人却十分反感。为了防止老人再次汇款,银行行长按下终止键取消业务,在苦劝40多分钟无效的情况下报了警,并锁上了银行大门,防止老人离开去其他银行继续汇款。

  即便这样,银行不惜关门闭店,也没能最终阻止老人的汇款。这位老人最终想方设法去别的银行将40万全款汇出。 1月9日,这名老人才觉得不对劲了,去派出所报警。

  上海退休教授险失养老钱

  去年4月25日,上海某大学退休教授走进中行上海市分行桂林路支行,要求结清他所有的定期存款共计51万元,转到一张信用卡上。柜员小王耐心询问汇款用途,但老人三缄其口。

  小王感觉其中有疑点,立即报告了业务经理和大堂经理。业务经理一边安抚老人,一边让老人阅读营业厅里的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册,并介绍了电信诈骗的案例。此时,老人终于承认:“我中午好像是收到这样的电话了。 ”若不是银行工作人员及时劝阻,老人一辈子辛辛苦苦积攒下的养老钱差点化为乌有。

  140万差点汇去“买黄金”

  去年5月,年过六旬的乔女士到建行上海浦东分行要求转账140万元,柜员小陈询问是否认识对方,乔女士说认识。小陈又问汇款用途,乔女士支支吾吾,称是用来购买黄金的,并催促立刻办理。

  柜员意识到这可能是电信诈骗,将情况告知网点负责人并通知警方前来劝阻。经过多方耐心劝说,乔女士如梦初醒。原来,乔女士接到陌生人来电,称可以代理炒卖黄金,且收益可观,遂前来汇款,险些损失家庭全部积蓄。

  [终极版“骗术解密”]

  诱之以利型

  “您中奖了! ”—对于中奖骗局,必须增强主动防范意识,拒绝不明虚利诱惑。切记,如果对方提出领奖要先交费,那就把这奖当空气吧!

  “你有笔退税”—若要拿到退税,首先要给骗子们汇上一笔手续费。税务部门退税时,会在报纸、电视等媒体公告,而不会仅以电话方式通知。当你遇到退税诱惑时,可先查阅当地媒体的相关信息,并向权威部门核实。

  “包你股市赚钱! ”—骗子会先给你一点甜头尝尝。比如,在受害人汇入5万元本金后,骗子会告诉你赚了4000元,并将其打入账户内。再追加投资,就血本无归了。

  “出售迷魂药”—以飞机票、火车票、二手摩托车、二手轿车等为饵最为常见。此外,枪支弹药、迷魂药、窃听器等违禁品的虚假信息也不鲜见。受害人往往被要求缴纳定金或保证金等才能办理。

  “低息免担保贷款”—骗子利用的是事主急需流转资金的心理,但贷款还是应到银行信贷等部门申请办理,办理时应先审查对方资质。

  愿者上钩型

  “我是房东”—这一招纯属“瞎猫碰到死耗子”,受害人往往是确实正需要汇款的人。在收到类似短信时,务必给真正的收款人打电话确认。

  “猜猜我是谁”—当接到自称老朋友的人“猜猜我是谁”的电话时,要保持高度警惕,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种种理由而给其汇款,更不可向非自己亲友户名的账户汇款。

  “富婆重金求子”—千万别以为自己可以“财色兼收”。发财并不容易,太容易得到的财富,很可能只是个陷阱。

  应急决策型

  “借我点钱吧”—网上聊天时遇这种情况一定要通过电话等通讯方式,与借钱的“好友”直接核实,不要轻信网络即时视频。

  “你儿子出事了! ”—当接到子女、亲属被绑架、突发疾病、遭遇车祸等电话时,不要慌张,要注意直接与子女、亲属联系进行核实,不要贸然汇款。

  “你银行卡被盗刷了! ”—直接向银行客服咨询,不要通过诈骗短信提供的联系电话咨询。凡以种种借口要求通过ATM机操作所谓 “远端保全措施”、“开通网银”等的,即是诈骗。

  “你的网银需要升级”—切勿随意点击别人发来的链接。粗一看确实是某银行的官网,可事实上却多了几个字母。点击“升级”之时,其账号、密码等信息已经被人利用木马截获,账户内的钱早已被人转移。

  “你涉嫌洗钱”—骗子利用改号软件将来电改成“110”等号码。目前公检法等部门均未设立“国家安全账户”等名目的银行账户,工作人员履行公务时,一定会持相关法律手续当面询问当事人。

  (晨报记者 谢磊)

  [心理防骗]

  电信诈骗“中招”根源:被引发焦虑,就可能受骗

  大额比小额更容易骗

  晨报记者 李佩嘉

  汤唯“中招”,让大家再次关注电信诈骗。如何在心理上预防受骗?记者采访了“我的关爱”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咨询专家刘晏华。

  受骗因处于某种焦虑中

  刘晏华认为,每个人都有可能受骗上当,无关你的职业、年龄、性格,而只关乎你是否正处于或被引发焦虑。一般而言,骗子是广撒网的,如果恰巧接受者处于骗子描述的情境中,就有可能会因骗子的话引起焦虑;一旦有了焦虑,而骗子又恰好能提供消除焦虑的方法,那么受害者就会不由自主地按照骗子的话去做,从而受骗上当。所以往往,大笔金额反而比小笔的更容易被骗,因为引起受害者的焦虑更大。

  最近,刘晏华的一位朋友接到一个短信:“我是房东,我在外地,这是朋友的电话,房租请转到以下账号:……”恰巧这位朋友的房东在前几日催促过房租,而朋友也知道房东是个经常需要出差的人,所以毫不犹豫地按短信的提示将房租转了过去。结果几天后,接到房东的电话,她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因为这位朋友认为,别人不会知道自己正好要交房租。可事实上,诈骗短信往往是群发的,只要当中有一个人恰好正处于交房租的时段,就可能上当。

  家人不要过分责怪

  应该说,受骗者出现自责、焦虑等心理反应都是正常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人的这些反应会逐渐淡化。不过,以下这些做法能缓解并更快地帮助受害者走出心理困境—

  家人不要责怪。当受害者被指责的时候,他会失去反省能力,也会激发他的愤怒,让他更长时间地停留在事发后的负面情绪中。

  将受骗经历合理化。比如,花钱买个教训、消财免灾等等。

  化悲愤为动力,更加努力工作或赚钱,来弥补损失。

  知会第二个人避免受骗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受骗上当?刘晏华给出了以下两个建议:

  凡事慢一拍。遇到令自己焦虑的事情时,等待半小时,焦虑会自然下降,理智就会抬头。

  与金额相关的事情,一定知会第二个人。这会分担掉一部分当事人的压力,同时,另一个人因为没有身处这一情景中,能比较冷静而理智地判断真实情况。

  最后,刘晏华提醒受害者,千万不要让自己长期陷入自责中,这会令自己持续处于焦虑状态,不仅影响心理健康,也会影响生理健康,还可能再次陷入骗局中。

  [机制防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建议

  建立转账程序三方制

  记者 言莹

  晨报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认为,电信诈骗是专业设套、非专业人来应对的问题,普通百姓很容易掉入骗子设定好的圈套。关键问题是,怎么样建立一个安全的金融防控机制。

  李玫瑾说,骗子抓住人的基本护财心理,制造钱财不安全的谎境,令人意外而紧张,此时的被害人被恐惧牵制着,不能放下电话、不能和周围人交流,电话那头的骗子又掌握着你的部分信息。账户里钱多的人,更容易上当。

  李玫瑾说,被骗与人的身份、智力等无关,有许多知识分子包括大学教授、还有商人等受骗上当的案例。“曾有一真事,有几个农民,你扮经理我演厂长,骗了四五个商人,商人多精明啊还上当。我的同行都有被骗的经历,如接到电话说你亲属受伤进医院做手术需要汇钱,结果汇了,再打亲属手机,人正在上课呢。骗子的套路很多,会组合各种各样的理由,新手法层出不穷。”

  李玫瑾认为,与其破解手法,不如建立安全防范的机制,以不变应万变。“现在公安机关加强宣传,比如把防骗宣传广告张贴在电梯里,被骗的人说我在电梯里看过,没想到还是被骗了。因为骗术不断在变,光靠宣传、破解骗术,永远是滞后的。”“我们不能总跟在骗子"屁股"后面解题,而应该针对这种新型且变化多端的犯罪研究对策,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从电话到短信,从网络到微信技术的出现,网银、手机银行、银行卡,仍会出现新的欺诈形式的犯罪,而我们现在的银行还用以前的方式,当然就不安全了。”

  李玫瑾建议:重点要研究并完善个人账户往外转账时的一些程序,建立转账程序三方制,即先进入第三方,类似于支付宝的付账方式,付钱后并不直接打给卖家,而是由第三方保管;再如支票兑付,需要3天。如果银行转账也能用这种方法,3天后到账,那骗子就骗不了了,因为很多受骗者在3天里会回过神来。

  李玫瑾呼吁,与其宣传不如完善机制,金融系统应该根据形势发展,建立让储户放心的保护机制。

  [汤唯被骗案进展]

  否认炒作照常拍戏 圈内分析或被“杀熟”

  晨报记者 彭骥

  汤唯被诈骗,令年底盛行的各类诈骗事件成为热点话题。昨日,汤唯正在拍摄的《三城记》片方表示,目前汤唯拍戏进度挺顺利,拍摄照常进行,并未受事件影响。而针对网上出现的炒作等质疑,汤唯经纪人郑小姐断然否认。

  “剧组停拍两天”不实

  明星汤唯被诈骗,引发社会热议。说其单纯者有之,笑其幼稚者有之,还有人质疑这可能是一次为了“上头条”的炒作而已。昨日,汤唯经纪人郑小姐受访时表示,因为警方正在处理中,她们不会再做过多说明或回应,并明确表示绝非炒作,对炒作之说感到无奈,“警方都已经立案了,她被骗是真的。”至于有网友觉得汤唯排队办理业务不大可信,郑小姐称,每天都有很多人去银行办理业务,“不是说有VIP就可以不用排队。”

  记者还了解到,《三城记》昨继续拍摄。剧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汤唯拍戏进度挺顺利,拍摄照常进行,并未受事件影响,网上出现的“剧组因此停拍两天”的说法不属实。

  明星受骗“杀熟”最常见

  圈内人士对明星这一群体的受骗案例进行分析,猜测汤唯受骗原因。

  第一是“被杀熟”。业内策划人田金双表示,从名人的职业特点来看,他们的日常事务往往由经纪人、助理打理,自己不会费太多心思,遇事时来不及进行更多的理性分析,因此有不少艺人是因为经纪人、助理的大意损失钱财;遇到自己亲自处理事情受骗时,更多可能是涉及投资等。营销公司咖门娱乐负责人唐先生指出,一些明星长期局限于小圈子,对社会生活接触不多,防范意识通常低于普通人,往往更在意身边熟人的话,最容易上当的就是“被杀熟”,很多明星受骗事件,其中环节往往都会有熟人。交友不慎,加上自身有弱点,往往是明星受骗的最常见原因。

  第二是“被要挟”。唐先生称,明星颇重形象和隐私,遇到有不良之人拿隐私要挟,很容易乱了分寸。有说法称,汤唯是收到狗仔称握有不想公开的照片的电话,不小心中了圈套。

  公开被骗经历值得提倡

  唐先生还表示,在“汤唯被诈骗”事件中,汤唯采取了立即报案的方式,这一处理相当正确;还有些明星接到诈骗电话,会公开经历提醒公众,也值得提倡。比如,陆川就在微博上曝光了一次自己因心急而差点上当的事情,“前天一南方口音人电话给我,冒充我大学同学说要出差北京约定喝酒。昨晚说要在石家庄耽搁,今早醒来有七个未接。打过去他音色仓皇说昨晚醉驾被拘,要我救他,要我汇款。我下楼跑到银行突然心有不安,给另一同学去电,证明被冒充者正在广州。”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网络跟帖评论须实名认证


互联网 2017-10-02 11:16:00

全国73所野鸡大学曝光


2016-05-23 02:21:46

魏则西事件暴露医疗广告管理乱象


法制日报 2016-05-04 11:31:00

一图读懂绿色发展


2016-03-07 21:38:45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