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经济稳中趋缓 货币信用双紧

来源:网络 2014-01-03 12:13:52

一、短期经济:10月经济平稳,调结构去杠杆打开空间  10月工业增加值10.3%、投资累计20.1%,消费13.3%,发电量8.4%。工业投资增速上升,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回落,出口和工业投资对本月经济增长支持较大。1、工业生产 ...

一、短期经济:10月经济平稳,调结构去杠杆打开空间
  10月工业增加值10.3%、投资累计20.1%,消费13.3%,发电量8.4%。工业投资增速上升,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回落,出口和工业投资对本月经济增长支持较大。

1、工业生产小幅加速,与制造业投资提升、出口提高和外围环境改善有关。10月工业增加值增长10.3%,比上月高0.1点,发电量同比增8.4%,比上月高0.2点。氢氧化钠、硫酸、乙烯、化纤、有色金属冶炼、水泥、玻璃、汽车等增速上升,钢铁冶炼、焦炭、集成电路、计算机等增速回落。

2、投资增速小幅回落,工业投资增速上升,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明显回落。10月投资增19.4%,比上月低0.2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15.3%,比上月低6.8点,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20.3%,比上月高1.2点。10月工业投资增23.0%,比上月高2.0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23.8%,高1.8点;采矿业投资增21.3%,高3.9点;电力投资增18.5%,高1.9点。基建投资增16.2%,比上月低5.3点,铁路投资(-17.7%)降幅扩大,道路投资(10.5%)和市政投资(21.7%)回落幅度较大。

3、“刹四风”“雪上加霜”,中央八项规定仍将影响消费。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3%,实际增长11.2%,均与上月持平。餐饮消费仍保持较低增速,政策影响仍然存在。

4、对发达经济体出口超预期。10月出口同比5.6%,进口7.6%,顺差311亿美元;10月对欧美日出口同比分别增12.7%、8.1%和5.6%,合计增9.4%,显著高于上月(1.7%),创3月以来新高,对港台东盟出口增速受到去年基数拖累。

5、10月PMI和非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均小幅回落,意味着之后升势或将放缓。

6、出口和工业投资对10月经济增长形成较强支撑。预测今年后2个月,工业增速或有放缓,但仍可保持10%以上,不会大起大落,这就为调结构去杠杆打开空间,后续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料出现“双紧”趋势。

二、短期通胀:季节性与劳动力成本推升,压力渐增

  CPI10月CPI环比0.1%,同比3.2%,PPI环比0,同比-1.5%。

1、CPI总体符合预期,非食品和服务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3%和0.4%,食品价格季节性小幅下跌。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升物价上涨。

2、PPI环比略低于预期,采掘和衣着PPI小涨,原料和加工PPI小跌,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稳定。需求低迷影响,工业去库存仍将持续,PPI年内难以转正。

3、季节性上涨与成本上涨交替推动,年底前食品价格将小幅上涨,但超过3.5%的概率不大。

4、预测11-12月CPI小幅上行,均在3.3%左右,通胀压力有所增加。

三、短期流动性:资金面总体将进一步收紧

1、11月8日10年期国债利率升至4.32%,创2008年8月28日以来的新高。长期国债利率持续上升的原因包括通胀率上行、央行加强同业业务监管等因素。

2、10月CPI同比涨幅升至3.2%。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把更多信用创造活动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3、本周逆回购80亿元,逆回购到期130亿元,净回笼货币50亿。近期央行仍倾向于预调微调适度调节流动性。

4、中期看,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甚至出现贬值预期,是长期国债利率抬升的重要因素。资金面偏紧的状态短期难以缓解。

四、国际经济:看上去很美

  本周国际市场重磅消息不断。美国三季度GDP明显加速,非农就业大幅超预期,欧元区PMI全线回升,欧央行意外降息,一切看上去很美。但我们认为,这决不能成为乐观的理由,相反,从很多细节来看,我们仍然要警惕未来外部环境的恶化。

1、外需回升难以持续。本月美国和欧元区主要国家的PMI虽然还在回升,但复苏的动能已经开始明显减弱,这在近几个月来是第一次。美国方面,财政减支的负面影响将不断发酵,欧洲方面,欧央行的意外降息也反映出实体经济仍面临较大压力,预计低增长、低通胀的组合仍将是主基调,外需复苏难以持续。从刚闭幕的第114届广交会成交额同比环比均下滑的情况来看,外需情况也不容乐观。

2、外资流入难有增量。美国10月非农就业新增20.4万人,大幅超预期。尽管鉴于FOMC换届、通缩风险等因素,美联储在12月启动taper的概率不大,但就业状况的好转可能会加剧市场对流动性收紧的担忧,抑制资本向新兴市场的流动。欧央行虽然降息,但从美元升值的反应来看,增量资金似乎更倾向于流向美国,而不是新兴市场。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国务院: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网络 2014-01-16 20:10:57

堵“毒”快递寄收要看身份证?


网络 2014-01-08 15:16:1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