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不建立信用与收益基石 无法消除“钱紧”

来源:网络 2013-12-25 13:49:28

  债务崩溃风险大幅上升,头顶百万亿M2,却经不起央行暂停逆回购。  金融市场是重症病患,一般药品无法企稳回暖。面对节节上升的市场利率,12月20日,央行发表声明表示,已连续3天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 ...

  债务崩溃风险大幅上升,头顶百万亿M2,却经不起央行暂停逆回购。

  金融市场是重症病患,一般药品无法企稳回暖。面对节节上升的市场利率,12月20日,央行发表声明表示,已连续3天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但这没有缓解银行巨大的资金压力,12月23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全面飙升,7天期上涨118.9个基点,至8.843%;两周期上涨124.3个基点,到8.24%,均创下年内次新高,仅次于流动性紧张的6月份。

  大量发行货币却制造出流动性紧张,说明银行投入大部分信贷项目质量堪忧,信用与风险评价体系错位,已经无法维持正常运营。

  虽然审计署至今尚未公布最新地方债审计结果,不过依照中国社科院等部门研究的成果,资产负债情况不容乐观。12月23日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中国债务位居全球前列,无论政府、企业债务均达到高位。2012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加总债务接近28万亿元,占当年GDP的53%,其中地方债务约19.94万亿。

  高负债国家爆发危机,根本原因是资产质量差,负债存在打水漂的风险。大量资金投入,银行换来的资产是过剩产能,甚至是环境危机等负资产。究其原因,中国的信用创造是非市场的,充满了行政色彩和投机色彩。

  以地方平台债、国企债务为例,金融机构不断向地方平台注资,无外乎政府拥有最终信用背书,掌握着土地、煤炭等资源,万一出现风吹草动可以向市场出售资产填补银行窟窿。这其中酝酿着不可测的金融风险,地方投资项目如鄂尔多斯房地产一样成为无人问津的不值钱资产,政府投资平台不可能有力量偿还银行贷款。

  如果政府主导的投资效率低到损害财富,政府的信用会声誉扫地。大型银行注资上市之时,政府的信用已经出现过危机,靠经济发展、证券市场发展解决了难题,但市场信用症结并未因此解决,走到今天并不意外。

  以政府信用作为市场信用替代品,当政府信用不在时,满盘皆输。没有局部风险的释放,一旦出现风险就是不可逆的整体性风险。市场普遍存在的误解就是,国企、地方融资平台就是政府信用,实际上只有政府直接插手信用市场、直接主导资金配置时,才会出现政府信用等同于市场信用的情况。而在法治市场,无论是德国还是新加坡,政府只能维护游戏规则,而不可能直接进入市场主导资源配置,国企只是诸多企业中的一种形式,不可能高居于其他企业形式之上。

  与政府信用相对的是市场信用的泡沫化。无论是钢贸贷还是涉煤信托,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金融市场欺诈者横行,7000万嫁女的煤老板一年后被曝光负债300亿元,资不抵债,欺诈肆无忌惮,市场化融资成为内部人串通在一起的“庞氏骗局”。

  如果信用体制不能建立,如果无信者不能受到严厉惩罚,金融市场化将是一场“庞氏骗局”的巨大灾难。目前债务危机之所以没有泛滥燎原,是因为居民储蓄,是因为居民没有大规模融资进行股票、房地产交易,如果市场上都是高利贷房产投资,都是昌九生化式的融资交易,市场恐怕已经发生灾难。

  信用与收益,是健康金融市场的基石,当实体经济扭曲到既无信用又无收益时,就不可能有健康的金融。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诚信面馆可鼓励不宜复制


北京青年报 2017-03-07 09:57:08

老人申请信用卡遇“超龄”尴尬


网络 2014-09-19 16:15:10

推进简政放权 建设诚信体系


网络 2014-08-24 22:41:16

2014年,谁上了银行黑名单?


网络 2014-05-15 21:59:13

川大女博士信用记录“被不良”贷款买房差点黄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14-01-16 13:41:20

快递服务不在于实名而在于诚信


东方网 2014-01-08 13:32:3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