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不仅是一项基本道德准则,也是治国、兴业的法宝。商鞅“立木赏金”,为施政赢得威信;山西票号靠诚信为先、利润为后的商业道德而实现“汇通天下”。在当代,诚 ...
“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不仅是一项基本道德准则,也是治国、兴业的法宝。商鞅“立木赏金”,为施政赢得威信;山西票号靠诚信为先、利润为后的商业道德而实现“汇通天下”。在当代,诚信更是文明社会必有的特征之一。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的作用和重要性更显突出。党的十八大将诚信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可见,诚信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市场交易的实现需要诚信。市场经济就是由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并通过市场交易完成资源配置。市场交易的实现是市场作用发挥的前提。而市场经济的公平性特征要求市场参与主体在平等自愿基础上达成契约,这就要求各参与主体必须诚实守信。因为如果市场参与主体没有诚信,价格欺诈、产品欺诈、交易欺诈横行,就会违背市场价值规律,造成市场混乱,市场交易量将逐步萎缩甚至消失,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
市场交易成本的降低需要诚信。交易成本有的是市场交易固有成本,而更多的则是非固有成本,即可以通过市场环境改善降低或者消除。例如,定购一批货物,首先要搜寻卖方,然后甄别卖方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寻找合适的价格以防被骗,还要采用某种方式保障交易安全等,直到最后完成交易。如果卖方是诚信的,完全不需要支付甄别信息、探寻价格和保障交易安全产生的成本,从而使交易的效率大大提升。
诚信是实现市场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具有市场经济一般特征外,还具有社会主义性质。这就决定其发展目标是要尽量克服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实现集体和个人利益综合最优,也就是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的个体福利最大化。因此必然需要通过一些约束机制校正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作为基本道德准则之一,诚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朝正确方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软约束。良好的道德约束可以使市场参与主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增强社会责任感,主动减少或避免自身经济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更好地融合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诚信是中国经济实现国际化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世界舞台影响力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也需要吸引国外市场主体参与国内市场竞争。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都需要将诚实守信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一条行为准则。“中国制造”曾经在国际市场上以物美价廉享有盛誉,也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然而,近些年一些出口企业利欲熏心,以次充好,致使“中国制造”被贴上了劣质标签。个别企业的短期行为使整个国内制造业声誉受损,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这一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国内的市场主体若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首先要打好自己的诚信牌。只有讲诚信,才能赢得国际竞争者的尊重,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赢得一枚重要的筹码。同样,我们也需要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国内市场环境来吸引国外市场主体,使国外市场主体能够公平地参与国内市场竞争,提高国内市场竞争水平,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深入地走向国际化。
实践告诉我们,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诚信。诚信体系建设越完善,经济发展后劲就越足。我们应充分认识诚信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探究完善诚信体系建设有效途径,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