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居然之家的禁令,到中联重科(000157,股吧)的拘捕令,这个商业世界有点乱。 打击竞争对手,是一个公司必须干的事,并且还得干好。 1984年,苹果在广告里影射和嘲笑IBM是垄断一切的“老大哥”,这让它的Ma ...
从居然之家的禁令,到中联重科(000157,股吧)的拘捕令,这个商业世界有点乱。
打击竞争对手,是一个公司必须干的事,并且还得干好。
1984年,苹果在广告里影射和嘲笑IBM[微博]是垄断一切的“老大哥”,这让它的Mac电脑脱颖而出。后来,微软[微博]也用了这一招儿,强调Windows PC的物美价廉、Mac的华而不实,却被评为蹩脚。贬低对手、抬高自己这样的事大家都在做,做得好看是前提。
一切摆在桌面上—在一个双方都遵守商业原则的框架下,你使用的武器是产品和创新,直戳对手的弱点,去抢夺它们的市场和利润,这就是商业世界里的游戏规则,这里面有的是竞争哲学和商业智慧。
相形之下,居然之家和红星美凯龙,乃至许多大型家居卖场的做法就显得太笨拙了。10月29日,红星美凯龙CEO车建新给内部运营高管下达的命令遭到曝光,他要求各门店禁止商户“以任何形式在卖场内传播和推广其他电商线上的双十一活动”,不允许商户使用天猫[微博]POS机给线上做销量,更不许给线上订单安排送货安装。不出一日,居然之家也发出了类似禁令,“一旦发现,处以交易金额10倍的罚款;发现两次的,直接清场”。据悉,全国共有19家大规模的家居卖场参与了此次双十一抵制行动。
实体店告诉卖家不要“为了蝇头小利革自己的命”,但这劝告显然太苍白了。几年前还处于疯狂扩张之中的红星美凯龙可能从来没有把天猫列为直接竞争对手。不管是红星还是国美,线下卖场想攫取价值链中最大的利润,就得实现一个双边平台—一头对接用户,一头连接供应商。这个链条现在运转失灵了,以技术作为手段切入的电商提供了一个成本更低的新平台,供应商发生叛逃和重心转移就成了一件不可避免的事,因为那里有数量惊人的用户和需求。
已经完成线上布局的天猫和苏宁们,开始布局O2O,连接起线上线下—对苏宁来说,平衡两者的价格和体验显然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这也体现在了它最近并不漂亮的财报中—而面对竞争对手的冲击,红星们却仍打算用禁令来逃避,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互联网对线下实体商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创新。这让红星们看上去有点可怜。竞争是残酷的,但至少还没走样。
在一堂市场营销课上,中欧商学院的一位教授吐槽说,他的企业家学生经常会提一个问题:建立品牌价值有没有捷径?这让他哭笑不得。中国的许多企业家都有点急功近利的心态,也许是因为他们所面对的商业环境实在不佳。以大欺小、以暴制暴、对手藏在暗处使阴招、利用媒体和商业间谍等手段打击对方的事太多了,而政府也常常加入战斗,使整个局面复杂化。
《新快报》和陈永洲事件应该可以写进中国媒体行业的史册,当然它是一个巨大的污点,同时,它也掀开了一个丑陋的商业世界。
一些公司之间的竞争变得没有底线,商业原则被丢弃一旁,这一现象的背后甚至还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水军、公关公司和部分媒体也参与其中。三一重工(600031,股吧)[微博]和中联重科双方闹得两败俱伤,却没人分得清是非。而不管是当年运营商互相拆交换机设备,还是传说中百度[微博]依靠不光彩举报Google涉黄,抑或是眼下两大巨头的产品微信和来往互相封杀降低用户体验,以及农夫山泉、华润怡宝及《京华时报[微博]》之战……这都是走了样的竞争。
更可怕的是一种风气的形成,企业们恶形恶状、以大欺小、拼爹拼背景。而政府对企业和市场的不断干预,不管初衷如何,都让法律失效。
竞争小动作在市场竞争初期或许会发生些作用,但长远看法治完善、政府退出市场,规范竞争会成为主流。好的公司要为未来做谋划,这其中当然包括企业战略和形象,也包括认真想好你的核心竞争力—应该不会是政府关系或大手笔红包和水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