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民生电商董事长、原银监会创新副主任尹龙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实质,是打破了传统建立在个体信用评估基础上的融资模式,探索金融服务群体结构的改变。 尹龙表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境外不少银行 ...
11月28日,民生电商董事长、原银监会创新副主任尹龙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实质,是打破了传统建立在个体信用评估基础上的融资模式,探索金融服务群体结构的改变。
尹龙表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境外不少银行已经开始利用大数据解决群体性融资问题,银行体系已产生自我变革,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互联网金融热。中国银行体系仍然没有脱离个体信用评估的模式,互联网金融热潮尤为明显。
尹龙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为,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采用新型的风险管理方式,开展的信用中介、资金中介和风险中介等活动。
他表示,传统金融服务的信用评估是个体模式,可以称为信用风险式的融资模式,这种模式有非常大的弊病,决定了他只能服务一小部分“精英”人群。银行成为“嫌贫爱富“的典型。近年,很多企业家发现,这些非“精英”群体的融资需求会存在一个市场规模可观的产业形式。
尹龙指出,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破除了传统银行业单一的、对个体的信用评估,利用大数据对大群体服务,利用碎片化数据构成全局化的判断。所谓大数据,尹龙解释说并非大量数据,而是在某一阶段或领域看似无组织的碎片化的数据。
尹龙直言,目前商业银行致力于降低不良贷款率。但是,在不良贷款率很低时,损失的则是收益机会。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应该不去追求不良率水平压低,应该是在符合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损失的均衡点,去寻找符合收益风险标准的不良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