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网络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之我见

来源:网络 2013-11-03 00:49:58

从10月29日起,个人可通过互联网查询本人信用报告的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由原先的江苏、四川、重庆3个试点扩大至北京、山东、辽宁、湖南、广西、广东等9个省市。所以,我们湛江的市民就自然顺理成章涉足之内了。央行 ...

    从10月29日起,个人可通过互联网查询本人信用报告的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由原先的江苏、四川、重庆3个试点扩大至北京、山东、辽宁、湖南、广西、广东等9个省市。所以,我们湛江的市民就自然顺理成章涉足之内了。

    央行征信系统网上查询开通,方便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笔者认为是一件好事。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是大势所趋的亊情,也是一项银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改革吧,对于提高个人信用意识和增强个人信用的信用度有重要作用。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个人需要,今后公民在资金、住房信贷等等方面的活动日益频繁。个人信用报告除了办房贷、办信用卡要用之外,民间信贷、招聘求职、租房甚至签证出国多个领域都可能有重要作用,查询自己信用报告的人,大多是为了顺利地申请房贷或者获得贷款的利率优惠,一些银行和民间的借贷机构也经常会将个人信用报告作为核查借款人信誉及偿还能力的参考条件之一。此外,股指期货投资者在申请开户的时候也要提供个人信用报告,可以确认一份良好的信用报告对于个人生活中一系列从借钱到出国玩都可能是一个加分项,而如果说存在信用的负面记录则可能会在这些方面受限。如果你是一名个体工商户,在商品交易中也会受益于良好的个人信用。可以说,推广应用个人信用报告完全可以吸引、引导和增强个人信用意识。

    当然,在目前征信系统尚处于试点推广的阶段,不同的人对个人信用报告的作用有一个逐步认识和了解的过程。因此,要使大家接受信用报告这个东西,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现阶段央行除了要不断完善相关系统的科技含量,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加大宣传力度之外,相关的配套工作也要做足功夫。如果相关的工作不同步和不配套,就有可能影响到征信系统和信用报告的推广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消除和杜绝商业银行现有和今后有可能出现的“霸王条款”,就是提高和增强大家对征信系统和信用报告的信任度的前提。从根本上来说,推广应用个人报告除了报告人自身之外,银行是其中最大的受益方。也就是说:金融系统涉及利益关系的任何改革必须同步和配套。例如,一方面在强调和要求讲究个人信用的情况下,你银行方面信用不对等。换句话说,就是你银行又保留和不断出台对个人信用有影响的亊项,或者说是变着法子找钱。信用不对等,哪个人信用也就失去其信用的意义了。个人觉得,现在商业银行单方面普遍存在和今后有可能出现的许多“霸王条款”,是个人信用报告推广和发挥应有作用的一大障碍。

    笔者自己就有遭遇过银行方面的“霸王条款”的亊情,那是到银行办理房贷手续办得差不多的亊候,银行方面的经办人就说要办一个信用卡,此时的心情就象吃鱼有刺卡在喉咙中的感觉,叫人难受。还有就是房子交付使用前要统一办存折交水电费和物业管理费,到给存折时却给了储蓄卡,货不对板。折与卡的作用虽然一样,用起来的效果就大大不同。用存折是银行为你服务,有差错责任明摆着,用卡就是自己操作为自己服务,有差错与银行不相干,性质根本就不一样了。说起来虽然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亊,但说明在个人信用报告推广应用上,在实际操作上一方面要对个人信用方有相应的规范规定,另一方面,对个人信用方的对应方,也要有相应的规范规定。只有当亊双方都具备责任和权利的同时,个人信用报告推广应用才可能有实际意义和可行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成熟,个人信用报告今后还有可能演变为可以公开查询的一项公民义务,这就不可避免涉及到个人信息隐私的问题。这方面问题,笔者是这样看的:从推广应用个人信用报告的本义和公共利益来看,纳入征信系统查询的个人信息应该具备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公开的。就象人需要穿衣服,但脸上就不必遮掩的道理,如果人的脸上需要遮掩,那肯定是有特殊原因的。何况凡事都有利有弊,在网上征信系统如果出现个人信息泄露而导致出现其他涉及法律层面的亊情,那已经是法律层面的问题了。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第二届网络诚信宣传日活动举办


新华社 2016-07-06 15:53: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